白塔寺附近的一座四合院里,“跨界:寨生——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2015年北京展览”日前开幕。对于北京这座每天都在发生各种文化事件的城市而言,这里的展览可谓“静悄悄”;但在非遗保护领域,尤其在民间保护人士中,这个展览却掀起了一次不小的波澜。
目标:探索发展的模式
寨生,就是寨子里生发出来的祖先记忆和文化图像。生活在贵州寨子的少数民族保存着诸多民族手工艺。这些手工艺创造的作品,其图案很多都源自上古时期,记录着当时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对探寻中国文明之源具有重要价值。
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贵州少数民族寨子中的手工艺由于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日渐式微。如何将这种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遗产保护传承下去?
自2010年开始,由花旗集团基金会资助,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社区发展研究中心、贵州日报《小梅访谈》栏目和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共同实施“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帮助贫困少数民族手工艺家庭作坊提高传统手工艺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技巧,从而提高收入水平,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该项目希望通过企业、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多方合作,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重目标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成果:拓宽寨生的市场
贵州省丹寨县属于中国最为贫困的县之一,该县村寨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低于1196元。“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在丹寨县十几个苗族村实施。
“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实施五年来,围绕蜡染、古法造纸、织锦、百鸟衣、锦鸡刺绣、米酒酿造等民族传统工艺,支持、建立了12个少数民族手工合作社,直接培养少数民族手工艺者近500人,提高了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水平,并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帮助手工业者与市场建立连接,在丹寨、西江、贵阳等地建立了5个合作社产品销售点,帮助6000多个贫困少数民族家庭平均年增收30%~40%以上;邀请盛华职业学院与“绝对贵州设计师联盟”设计团队合作,推动合作社能力建设和产品设计。
项目还建立了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经济发展平台,举办新书义卖、绝对贵州文化创意周展览等公众活动,推动大众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他们和企业、高校合作,探索贫困社区民族手工产品在线销售的模式,建立了旨在帮助贫困少数民族妇女进行传统手工生产的“蓝花基金”,推出“蓝花叙事”公益品牌。
思考:留住手上的记忆
民间力量和资本介入是当前非遗保护领域正在积极探索的途径,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外来参与者介入的时间短,对当地的文化了解不深,往往是参与项目的几个人操办几个活动,写几个报告向资助方交差了事。另一方面,由于是项目制,对于被保护的非遗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可持续性。
正是基于对之前相关保护行动的反思,“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中创新了一个子项目——出版深度文化故事书籍《寨生:手上的记忆》,以期为后来者深入了解研究苗族蜡染提供重要材料。
《小梅访谈》栏目工作室负责人王小梅表示,她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随着商业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日益加深,蜡染已成为当下传统村寨中的苗族妇女与现代都市发生关联的重要渠道。她们所拥有的手艺成了一种“手上的记忆”,记录着文化的变迁、技艺的变更、传承人的流动和城乡间的文化互动。
(本报记者 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