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1日 星期日

    新闻综述

    和平曙光初现

    ——叙利亚问题多边会议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本报记者 王怀成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1日 05版)
    图为会场外记者云集。本报记者 王怀成摄

        10月30日,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有关国家外长扩大会议在维也纳举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土耳其、沙特、伊朗、埃及、伊拉克等国家,以及联合国、欧盟代表出席会议。各方就叙利亚问题深入交换看法,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维也纳出席了会议。李保东在会后向包括光明日报记者在内的中国媒体表示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包括伊朗和沙特在内的这一地区的有关国家,都是第一次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很多重要问题,包括如何启动政治进程、如何打击恐怖组织和下一步工作怎么做,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原计划3个小时的会议最后连续开了一整天,充分显示出各方希望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强烈意愿。

        李保东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了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四步走”框架思路。第一,有关各方立即停火止暴,并承诺打击恐怖主义;第二,在联合国主持下,叙各方开展全面、包容和平等的对话协商,在2012年《日内瓦公报》基础上尽快出台政治过渡具体安排;第三,加强国际保障,由联合国发挥斡旋的主渠道作用;第四,启动战后重建进程,让叙利亚各方各派看到和平的红利。中方的积极建议受到与会各国的赞同。

        李保东表示,国际社会要行动起来,搁置利益纷争,相向而行,凝聚共识,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创造条件。解决叙利亚危机应该在反恐、缓解人道局势、政治对话“三个轨道”协调推进。他强调,打击恐怖主义重在形成合力,缓解人道局势重在及时伸出援手,政治解决进程重在开放包容,体现公平公正。

        李保东介绍说,与会各方都认识到,军事手段解决不了叙利亚问题,都希望尽快启动政治过渡进程。叙利亚的未来、叙利亚的前途必须要由叙利亚人民自己决定。与会各方同意,在两周内,各国外长再次开会,讨论下一步的后续工作,但开会地点尚未确定。

        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会后说:“这是一次建设性的对话。会议并不轻松,但具有历史意义。”她表示,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续会将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进行。

        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后在离会场一步之遥的维也纳大饭店共同会见记者,并介绍了会议达成的一份称为“多点行动计划”的《联合公报》的相关内容。由与会17国以及联合国和欧盟代表通过的这份“多点行动计划”的要点就是,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寻求叙利亚全国范围的停火,同时重开政治进程,在联合国的监督下,通过自由选举选择叙利亚未来领导人。

        克里和拉夫罗夫都承认,他们之间在关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去留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沙特希望巴沙尔立即“走人”,与俄罗斯和伊朗的意见相左。拉夫罗夫说,巴沙尔的命运应由叙利亚人民决定,俄罗斯相信这一问题必将在政治进程中决定。但是,双方强调,这一分歧不应阻碍寻求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方案。据报道,尽管会议各方都强调打击“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的必要性,但在鉴定何为恐怖主义武装、何为温和的反对派组织问题上,意见尚无法统一。克里间接承认了伊朗与会的必要性,他说,本次所有涉及叙利亚问题的国家都出席了会议,这一业已开启的进程将取得成果。

        另外,就在维也纳会议期间,美国宣布,奥巴马授权在叙利亚部署小规模的特种作战部队,以训练和协助当地温和派反政府武装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克里在维也纳强调,这一措施是为了加强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打击。他说,俄罗斯已经在那里与“伊斯兰国”战斗,这就给我们之间提供了一个“合作的机会”。不过他声称,白宫在维也纳会议期间宣布这一决定“纯属巧合”。

        (本报维也纳10月31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王怀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