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1日 星期日

    ■艺图释像

    躬察秋毫识真意

    作者:吴菁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1日 11版)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在绘画、音乐、舞蹈界占有重要地位,有赖于绘画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

        细节一,“听乐”中李姬的右手。她的右手执着一把形如银杏叶的拨子,翻着手腕弹拨演奏,这与如今琵琶演奏方式大不相同。

        细节二,画中王屋山跳的是六幺舞。六幺,盛行于唐、宋、元的艺术形式,有六幺曲、六幺舞、六幺文学。即便在音乐界和舞蹈界,《韩熙载夜宴图》也是研究六幺艺术的重要依据,此画是迄今为止不多的舞蹈名称、舞者都记载明确的珍贵舞蹈历史资料。六幺舞又称绿腰舞,舞者穿窄襟长袖衣,以舞动手臂和腰肢、踏足为舞蹈重点。《韩熙载夜宴图》以节拍伴奏为主的描绘,佐证了六幺舞节奏感强的特点。

        细节三,“观舞”中韩熙载敲的应是一面羯鼓。羯为公羊,羯鼓因蒙公羊皮而得名,起源于少数民族。鼓高、腰细致使羯鼓声音虽短促却激越响亮,当空可传很远。所以战时被用于战鼓,和平时用于演奏快促的曲目,乐界由此推断六幺曲节拍短节奏快。

        《韩熙载夜宴图》线条流畅,转折方劲;设色艳而不俗、沉着雅致。布局构图长而不散,左边画幅的人物大多面向右方,眼神也向右;右边的人物大多面朝左,眼神也朝左。于是长卷左右呼应贯穿显得紧凑。五个段落间虽有屏风隔断,但总以人物的位置、动态作呼应,使得五个段落隔而不断,段段相连。

        所有这些决定了《韩熙载夜宴图》重要的艺术价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