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1日 星期日

    ■光明大观

    丝路行者

    作者:荣池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1日 11版)
    白城子(中国画) 李青
    飞白(中国画)李青
    敦煌莫高窟(中国画)李青

        百年以来,丝绸之路把许多中国学者、艺术家与西北大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李青即是这其中的一位无畏行者。日前“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共建文化艺术生态——李青丝绸之路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

        1986年,李青日本留学归国后,便开始了他的丝路行旅。沿着丝路古道,筚路蓝缕,探索前行。从印度、尼泊尔、土耳其、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的文明遗址,到大漠、雪山、戈壁、草原等星罗棋布的人文遗产,都成了他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李青20多年来创作的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水墨画,同时也展出了部分书法和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共百余件。其中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水墨画新作20余件。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高度,体现出鲜明的风格特征和丝路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一个看上去如此安静儒雅的艺术家是如何创作出这样有“劲”的作品的?巨幅中国画《白城子》悬挂展厅中央,画中巍峨的巨岩贯穿云层也纵贯了整个展厅,气势磅礴,颇有“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的意味。水墨作品《尼泊尔雪山》重峦叠嶂、寒风刺骨的气势更是在一笔一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望而却步。作为一个学者型画家,李青在丝绸之路美术创作中亦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征,其表现内容主要以丝绸之路遗迹为核心,以中国水墨画及综合材料为主要表现载体,在汲取西洋绘画乃至当代艺术的诸多理念与技巧上,呈现出独到的时代和个性风貌。

        纵观此展,画作里看不到左拐右拖的炫技,也看不到生硬油滑的匠气,有的却是《祁连春晓》中风的凛冽肃杀、《胡杨林》中树的交错斑驳和《塞上长城》中山的连绵壮美。李青始终秉承着理论与实践互补并行的研究范式,这种艺术至境,在他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30年来,李青在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都凝聚在他的美术史论著和绘画作品之中。丝绸之路的研究与创作无疑是李青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