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特别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的社会功能

    作者:陈金龙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31日 11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雕塑 资料图片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举行了阅兵仪式,这是历次抗战胜利纪念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沈阳等地曾选择日本宣布投降日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将8月15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7月9日,东北局宣传部提议以“九三”为战胜日本纪念日,得到中央批准。同年8月29日,中央发出关于纪念“九三”胜利日的通知,要求各省会以上城市举行代表性纪念会,会上应有各党派和群众代表作简短演说,并在各工厂学校举行小规模的讲演会、座谈会。1955年8月3日,中央发出通知,规定逢“九三”纪念,“各地不必举行纪念集会,而由报纸发表一些纪念文章”,简化了纪念形式。同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伟大的十年》,回顾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彰显了中国对于世界和平事业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纪念时,纪念形式有所调整。1965年9月3日,首都各界万余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集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出席,大会由彭真主持,罗瑞卿发表讲话。“文化大革命”时期,“九三”纪念受到冲击,但并没有完全停止。1970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5周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社论《打倒复活的日本军国主义》;1975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三十周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更为重视抗战胜利纪念,先后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50、60周年纪念大会。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提升了纪念规格。围绕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央及全国各地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纪念氛围。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其保存历史记忆、表达政治主张、塑造国家形象、协调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保存历史记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创伤,留下了痛苦的记忆;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转折,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征程。抗战胜利纪念通过特定的方式,可将人们带入历史的时空,回到历史的场景,去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因而成为保存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抗日战争性质关系战争整体评价,是保存历史记忆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抗日战争定性为“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这一战争性质的科学定位,有利于分清历史是非,还原历史真相。回溯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是保存历史记忆的基础。历次抗战胜利纪念通过呈现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损失,追忆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岁月,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并从民族复兴的高度揭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历史是教科书、营养剂,抗战胜利纪念的主旨在于总结历史经验,以启迪现实、开创未来。历史经验是历史记忆的核心内容,保存历史记忆关键是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历次抗战胜利纪念从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民族觉醒与民族团结、国际援助和支持等不同维度,对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升华。

        塑造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由多方面的要素构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抗战胜利纪念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夯实了国家形象建构的基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是理性国家对待历史应持的基本态度。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了纪念章;阅兵仪式上,由300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的两个乘车方队,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没有忘记英雄,没有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流血牺牲的抗日英雄、抗日英烈、国际友人。抗战胜利纪念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这是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基石。彰显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既是保存历史记忆的需要,也有利于建构中国的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评价,为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地位提供了历史支撑。抗战胜利纪念展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与民族凝聚力,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强化了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从民众对于抗战胜利纪念的关注、参与抗战胜利纪念的热情、观看阅兵仪式后的自豪与自信不难看出,抗战胜利纪念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储备了精神力量。

        表达政治主张。一个国家和政党表达政治主张有多种载体和平台,纪念活动是其中之一。借助抗战胜利纪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表达了弘扬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和决心。20世纪30年代,中国之所以遭遇日本入侵,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力衰微。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表明,只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能免遭其他国家的侵略。因此,表达对于民族复兴的期盼,动员民众投身现代化建设,成为抗战胜利纪念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抗战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赢得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最重要的是传承抗战精神,并结合时代要求拓展抗战精神的内涵。在69周年纪念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对抗战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并且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此,既表达了弘扬抗战精神的要求,也彰显了弘扬抗战精神的意义。

        协调国家关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这是促成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借助抗战胜利纪念表达了谢意。1953年9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致电苏联马林科夫、莫洛托夫时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长期艰苦战争中以及在最后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中,自始至终获得了苏联人民的支持和援助。特别是在一九四五年,因为苏联武装部队的参战,和中国人民一起,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改革开放后的抗战胜利纪念,同样不忘鸣谢苏联及其他国家对于中国抗战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这种不忘历史、牢记友谊的态度,对于国际关系协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这次抗战胜利纪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鸣,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外国政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参加纪念大会并出席阅兵仪式,17个国家派出方阵或代表参加阅兵,还有部分国家派出军队观摩团来华参加阅兵观礼。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胜利纪念的参与和支持,增进了中国与友好国家的往来,成为协调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维护世界和平。经历战争苦难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承诺和努力,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勇气,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和误解。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考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借助抗战胜利纪念,表达了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基本态度。1955年抗战胜利十周年纪念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申明:“反对战争,保卫和平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国人民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决不允许战争的惨剧重演。”然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态度,未能抑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势头,在日本国内,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的行为从来没有停止过。1970年9月3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社论强调: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复活,重新成为危险的侵略势力和战争势力”,并列举了具体事实,要求亚洲各国人民密切关注这一“无可争辩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后的抗战胜利纪念,从协调中日关系的高度,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发出了警告。彭真在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申明:“日本有少数人还在进行妄图复活军国主义的活动,这是违背中日两国人民意愿的,是不利于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的。”这就借助抗战胜利纪念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与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立场,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