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双降”+放开利率管制

    货币政策“组合拳”指向何方

    作者:本报记者 温源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02版)

        央行宣布,自24日起下调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并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同时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央行为何选择此时降息降准?“双降”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又该如何看待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

     

    较低物价水平带来利率调整空间

     

        此次降息,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五次降息,到目前为止,一年期存款利率从年初的2.75%下调到1.5%。

     

        “这次降息降准,反映了最近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情况变化对货币政策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一方面,实体经济仍然面临着不少下行压力,三季度同比GDP增速比上半年继续略有减速,投资增速也继续放缓。另一方面,虽然CPI涨幅由于猪肉价格的因素有所上升,但由于石油价格再度下跌、国内产能过剩等原因,PPI的降幅继续扩大。另外,国际收支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为了巩固前期稳增长措施的成果,维持实际利率的基本稳定,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供给,仍有必要适度调整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据悉,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一般主要观察CPI的变化,但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在目前特殊情况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内投资、工业品需求明显放缓等因素影响,CPI和GDP平减指数走势有所分化。9月份CPI同比上涨1.6%,前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3%,此外9月份PPI同比下降5.9%。综合起来看,当前我国物价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下调空间。

     

    降准以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

     

        降息的同时伴随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的变化所作的预调。近期外汇市场预期趋于平稳,外汇占款对流动性的影响基本中性。未来影响外汇占款变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10月份税款集中入库将相应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因此需要通过降准释放部分存款准备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依然是“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的组合。在此前的6次定向降准中,累计已有97%的金融机构享受了定向降准政策,在激励金融机构支农支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专家普遍认为,定向降准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

     

        “当下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积极因素,消费对GDP贡献正在增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改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为配合多项积极因素,实现稳增长目标,货币政策未来仍会保持稳健偏松的格局,调控策略会更多地采用定向调控,多种工具组合,统筹施策并精准发力,进一步针对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以促进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和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

     

    放开管制不意味着不管理利率

     

        此次货币政策调整最大的亮点在于央行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此前人民银行仅对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内(含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准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

     

        央行有关负责人认为,当前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也已成熟。目前,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负债方的市场化定价程度也已达到90%以上。主要商业银行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已有充分预期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此外,大额存单和同业存单发行交易有序推进,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出,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设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金融市场主体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主协商确定各类金融产品定价。这既有利于促使金融机构加快转变经营模式,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体系,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但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只是利率调控会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

     

        “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里程碑,但还不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全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另外两项重要任务是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定价能力和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马骏表示,要让金融市场和机构更多地使用诸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基础利率等市场利率作为产品定价的基础,逐步弱化对央行基准存贷款利率的依赖;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让短期利率的变化(和未来的政策利率)能够有效地影响各种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本报记者 温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