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家公共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5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顶层设计理顺了政府、社会、市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关系,激发了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初步建成了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
“三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资源效益充分发挥
2013年6月,财政部、文化部印发《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地市级和县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据不完全统计,免费开放政策落实后,短短7个月时间,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4.27亿,比免费开放之前全年3.28亿人次的数量增长30%。
此外,文化部还会同财政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部门,共同推进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工作。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
广播电视从“村村通”到“户户通”
对边远地区的农村群众而言,看上电视、听上广播曾是遥不可及的梦。
继“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之后,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又全面启动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99%和98.6%,基层群众听广播和看电视的问题基本解决。
在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的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转换。2014年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到2015年年底,将通过无线数字化为城乡居民提供12套中央节目。与此同时,广播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正在抓紧推进,用不了多久,不管是在海疆边陲还是在山间田野,都能听到质量更高的广播节目。
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公共图书馆2952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28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0390个,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建立。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最末端——社区和村一级,“十二五”期间建立起以60万个农家书屋和无数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为依托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为了满足农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国家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保证农民每个月能免费看一场电影,全国每年为农民免费放映电影800多万场。而农村数字文化工程则通过互联网将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级,使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渐缩小。
此外,各地文化部门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比如,辽宁依托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传输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广东、浙江等地积极发展流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4版“辉煌十二五”专版刊登《一张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十二五”十大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