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近观名家

    黛安的真实之美

    作者:王巍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5日 09版)
    一个年轻的布鲁克林家庭的周日出行,纽约市,1966年 黛安·阿勃丝
    起居室里的俄罗斯侏儒朋友,纽约市,1963年 黛安·阿勃丝
    双胞胎,新泽西州,1967年 黛安·阿勃丝

        照片是关于秘密的秘密,它告诉你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少。

     

    ——黛安·阿勃丝(1923—1971)

     

        “一对双胞胎被摆拍在一面白墙前,身体僵硬,表情奇怪。”这是很多人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1967年这幅照片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后,这对双胞胎的父母认为这毫无美感的照片是对女儿形象的歪曲,要求不能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印制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就这么让人难以接受吗?凝视它你还看到了什么?会不会觉得双胞胎其实略有不同,甚至是各不相同?抑或是心灵的恐惧与不适?

     

        这张照片的作者就是摄影史上的重要人物——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

     

        本文不过多涉及这位美国摄影师的生平,而就影像进行相关探索交流,但是必要的背景还是要交代。35岁前的黛安过着还算正常的生活,出身富贵、结婚生女,和丈夫一起合作拍摄服装;35岁后,她逐渐远离正常生活,离异并独立起来,作为自由摄影师抚养女儿;48岁时自杀。在自杀前的十几年中,她用照片率直表现那些几乎得不到社会承认的边缘人以及正常人“非正常的一面”。这些照片在当下或许见怪不怪,但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和展出时引发争论,人们认为这些影像跟美无关,只有疏离感和恐惧。我却认为黛安的作品,是无与伦比的“美”。

     

        黛安的作品根据拍摄对象不同,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也是她具体拍摄的三个进程。第一个层面:她拍摄畸形人、异装癖、瘾君子、流浪汉、变性人、同性恋者、裸体主义者等这些怪人。她始终不渝地寻找他们,去他们的领地,交谈并和他们在一起。画面里的这些人友善随和而又保持距离感,照片属于环境肖像照。这些人在常人看来是遭人厌恶、躲避的。黛安不是疯了,也不是喜欢他们或想成为他们。她只是从怪人那里观察和感觉,并拍摄他们,这使她获得扎破现实的荒谬之感,她觉得他们既神秘又神圣。“怪人有一种特质,就像一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拦在你面前,让你回答一个谜语……大多数人都在‘恐惧未来会有什么创伤’的担忧中生活,而怪人天生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所以他们是贵族。”黛安如是说。

     

        第二个层面:黛安拍了很多正常人,尤其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人。她用闪光灯从正面拍摄,在他们一贯的姿态中捕捉动作和表情,但却拍得很不一样。闪光灯的使用让摄影的技艺感锐减,却彰显了一种强烈的不适感——把人心中伪装的面具,或者说人多面性的其中一面或几面鲜明地勾画出来。黛安说:“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基本上只注意到他的缺陷。我们这样的天性是很怪异的,然而我们不满自己的这种天性,就创造了另一套伪装。我们的伪装就像给世界发出一个信号,让别人以某种方式来了解我们。但是你想要别人了解的你和别人眼中的你不一定一致,我称之为意图和效果之间的差距。”

     

        第三个层面:黛安选择拍摄天生智障群体。她被他们的“极端无知”所吸引。“他们完全没有自我意识。拍他们时,他们根本不注意我。在我的相机面前,他们就像些奇异的大孩子,一举一动都难以预料。他们可能极其活跃,也可能一动不动。当他们在草地上笨拙地嬉闹时,发出的声音千奇百怪:乱七八糟的咕噜声、痛苦的呻吟声、尖叫声……他们干什么都全神贯注,不管是试戴小丑的帽子还是揪别人的头发,这让我觉得既好玩又感动。”黛安用相机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年拍摄他们的状态。她很兴奋,因为她觉得他们是那么的纯粹和纯洁。

     

        经过上述对黛安·阿勃丝作品的介绍,诸位是否能理解并对其作品有好感呢?我想答案仍是否定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各自人生中有着牢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例如只认美不认丑、只认富不认穷、只认喜不认哀、只认好不认坏、只认生不认死。殊不知这些丑、穷、哀、坏、死也是人生和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四季交替、生老病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诸事的两面才是完整的生命体构成。况且所有的两面都可以转换或多样认知,这在于怎样思考和体会。

     

        黛安这三类作品美在真实。谁也不想靠近怪人半步,黛安不仅靠近,更是连其老巢都拍给你看了。但是画面上除了有点怪异的感受之外,你是不是还觉得——有些稀松平常,和我们无异,甚至是有庄严感或是魅力。谁也不想在镜头前呈现自己“丑”的那些面,黛安拍常人的“丑”,其实只是抓住人千百个原本就存在的瞬间。存在即是美,即是生命。

     

        然而,黛安捕捉真实的原因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她厌恶揭示本质,仅是凭着与生俱来的直觉去做。产生于直觉的真实仿佛是种幻觉,而幻觉与真实交融相生的荒诞之感,贯穿了黛安作品及其人生的始终。

     

        真实是那么“美好”,真相是那么“迷人又不幸”。捕捉真实的猎手黛安,其自身的真相却是一位忧郁症患者,这是她家族的病痛,在35岁后变得越来越严重。如果周边有这样的人,我们会鲜明地感知他们与常人的区别。因此,我大胆推测黛安作品中的荒诞感,并非其经历后的思考和领悟,而是来源于忧郁症的通感——恐慌。当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达到压抑的顶峰时,恰恰是摄影救了她。对怪人的追逐,让她喜欢又害怕,但总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对正常人的多面观察和表达,让她的情绪得到释放;而对智障者的拍摄让她焦虑的心趋于宁静。遗憾的是,摄影还是抵抗不过生理上的重度焦虑,最终黛安用自杀给这荒谬的人生交了答卷。

     

        斯人已逝,作品却经久不衰。我们不期望有她那样的经历和病痛,但是品味黛安,却有值得后来摄影者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是勇气。并不是说拍摄禁忌就是有胆量,而是你有没有勇气打开自己生命里的潘多拉盒子,回答自己的困惑,不管它是希望还是灾难。二是观察力。细看黛安的作品,所有画面元素的构成和相互关系都是通畅的,都在共同表达同一种气质和气场,这说明黛安在按下快门之前最短时间内凝结的观察能力。观察力是很复杂的话题,它包含着天生的资质和后天的训练提高,由审美和价值观决定,是一种综合的直觉。三是不预设过多。黛安曾说过:“我从来没有拍过我想要的照片,它们总是过于好或过于坏。”“我从不拍那些对我来说像幅照片的东西。”不预设,即并不刻意要求内容与形式,只是在最初有一个方向,过程中选择拍摄对象,然后观察体会,而它的意味也就此展现出来。这种方式或许在当今已经“落伍”,但不失为一种“放松”,在具体实施中反而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也是摄影的一种特质——强调主、客观的平衡交融。

     

        作为同样用影像表达的我来说,黛安给予我这样的体会和收获——同情她的抑郁症,超越她的直觉,用影像方式思考,随时与这个世界交谈,和被拍摄事物“谈恋爱”,直至生命自然结束。

     

        最后,还是要加上一段关于黛安在摄影史上的描述,虽然我个人觉得不太重要。因为黛安不是时势造出的英雄,是她的魅力和价值引领了那个时代的影像。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界的反传统、反正统愈演愈烈。1967年,新纪实摄影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其中包括了黛安和另两位先锋摄影师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的作品。这些高度个人风格化的照片,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以1955年“人类大家庭”为代表的影展中所表达的浪漫、唯美、艺术性,以及充满道德使命的纪实摄影的统治地位的终结。摄影,尤其是纪实摄影继续向前,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