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走遍广袤大地 播撒理论火种

    ——新时期基层理论宣讲优秀集体及个人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曲一琳 周晓菲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3日 07版)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随时行走在路上,随处都能开讲坛”,这是人们对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的生动描述。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带着党的创新理论和大政方针,他们奔赴中国广袤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用精心转化的百姓话语,讲好讲透来自中央与各级政府的核心理论、根本精神。

     

        这又是一群平凡的面孔——他们来自百姓又服务百姓,根植基层也面向基层,“泥腿子教授”“田间理论家”,百姓常这样称呼他们,既尊敬,又喜爱。

     

        理论宣讲是我们党开展理论武装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愈加凸显。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遍布全国城乡的基层宣讲队伍全心投入、精心宣讲,取得了明显成效。走近他们,我们看到了奉献的情怀,感到了思想的力量,也听到了来自基层百姓的热切回应。

     

    “要让理论生根在基层,我们先要扎根在基层”

     

        精神矍铄的罗羽影已年过七旬,却比许多年轻人更加忙碌。一大早,他就带领着上海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市民宣讲团成员准备出发。一个个居委会、一栋栋楼,都是他们的宣讲场所。

     

        罗羽影曾是浦东张江中学校长,退休后做了居委会主任,把全社区的家长里短装在心里、扛在肩上。2007年,花木街道成立市民宣讲团,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丰富宣讲经验的他被公推为宣讲团团长。从此,这位被称为“老娘舅”的百姓贴心人常年奔走在基层理论宣讲第一线。8年来,他和团员们在全社区6个分社区、42个居委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00余场,参与人次5万余人。

     

        有人问:不拿工资,为什么这么投入?罗羽影答得痛快:“这把年纪了还能为群众做点事,多幸福啊。这个老百姓的团长,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和罗羽影一样,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副主任邓清柯也常年沉浸在宣讲的快乐中。虽然身受高血压、高血糖、痛风等病痛的侵扰,但是他坚持“白天走干讲,晚上讲写想”,经常“白加黑”“五加二”地连续备课。最忙碌的时候,一个月走乡串户宣讲40多场。一次,他到全省最偏远的山区怀化通道县宣讲,回来时坐了10多个小时的车。在一条荒僻的山路上,车胎被石头扎破,他在倾盆大雨中冻了两个多小时,回家便大病一场。但任何艰辛也挡不住他的宣讲热情:“要让理论生根在基层,我们先要扎根在基层。”

     

        对于新疆克州阿图什市阿扎克乡阿扎克村村民吐尔逊·库尔班来说,宣讲面临的不只是辛劳,甚至有生命危险。因为在揭批“三股势力”恶行和“去极端化”宣讲中效果显著,2014年,他成了境外“三股势力”的眼中钉,宣讲图片至今挂在境外网站上,随时有被境内敌对分子侵害的危险。然而,他毫不退缩,除了有克州公安部门的重点保护,更是因为内心坚定的是非好恶:“过去我们喝的是涝坝水,今天家家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了。宗教极端势力还想让我们喝涝坝水,我们能答应吗?肯定不答应,必须把它赶走!”

     

        做好宣讲,理论素养和奉献精神同样不可或缺。

     

        “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汪活泉水”。这是赣州市章贡区中山路社区党总支委员、第一党支部书记朱美玉的座右铭。为了随时记录身边好人好事、积累宣讲素材,她常年笔和本子不离身,还坚持听广播、读报纸、看《新闻联播》、浏览新闻网站。出于调动社区居民学习热情的考虑,她创办了社区刊物《助您学习》。如今,《助您学习》已办了34期,受到党员居民普遍欢迎。

     

        为了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庆市大渡口区民生宣讲团深入基层第一线,广泛征集社情民意,按照“周周有调研、月月有微宣、季季有报告、年年有考评”的要求确定宣讲课题,准备授课内容。他们不但科学规划了六类贴近民心的重点宣讲选题——党的理论、传统文化、时事形势、政策法规、实用技术、民生知识,还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宣讲见实效、暖民心。

     

        凤阳小镇要分配安置房,拆迁户情绪却很大。民生宣讲团闻讯而来,接连开了20多场院坝会,讲政策、纾心结,终于找到了既合规又令绝大多数人满意的分配方案,帮助1231户拆迁农民顺利地搬进了新家。类似的场景时常上演——在宣讲民生政策的同时,宣讲团开展走访接访活动6076人次、主题服务活动375场次,受理群众反映问题1269件。在宣讲团成员看来,这绝非分外之事——“只有在行动上和百姓心贴心,讲起政策和理论才能让百姓信得过。”

     

    “用创新手段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10月17日一早,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刘鹏飞照例打开手机,熟练地点进“阜宁大讲堂”板块。《领导干部还是要先干一步》《什么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你了解吗》等几个标题赫然跃出,他一口气读完。“这些短言论、短视频微言大义,可读性强,”刘鹏飞称赞,“我们常说一句话——阜宁大讲堂,学习、充电好地方。”

     

        “掌上阜宁”手机客户端、“文明阜宁”微信公众号、阜宁文明网“理论讲堂”、阜宁理教工作QQ群……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委讲师团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微理论、微宣讲,把宣讲工作做到干部群众的身边、眼前、指尖,赢得各方“点赞”。

     

        社会日新月异发展,人们的精神诉求立体多元。“‘一块黑板一支笔,我讲你听’,群众早就‘不买账’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甘井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田晓晖深有感触,“宣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用创新手段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凝智而生:甘井子街道宣讲团探索创新了“三会一有”群众工作法,即:会和群众交朋友、会给群众讲政策、会帮群众解难题,有一套务实管用的群众工作法。因效果显著,该方法被中央群众路线办公室列为全国100例最具影响的群众路线教育成果之首。

     

        在甘井子街道,老百姓很为他们的俱乐部骄傲:创作俱乐部、摄影俱乐部、合唱俱乐部、书法俱乐部、民乐俱乐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宣讲人员深入其中,在活动中讲,效果事半功倍。今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法俱乐部组织了作品展、创作俱乐部采访辖区老八路形成了作品集、合唱俱乐部和民乐队同台组织了纪念演唱会,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了宣讲的影响力。

     

        在“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青海玉树州囊谦县,有一支特别的文艺宣讲队。宣讲队20位成员都是既懂传统文艺又有社会基础的老人们。他们采用卓根玛、弦子舞等形式,颂五谷丰登,颂人畜兴旺,颂太平盛世,把民族团结、党的政策抽丝剥茧地解释清楚,受到广大僧俗群众极大欢迎。

     

        离开课堂十多年后,78岁的安徽大学退休教师张立光又建起了“流动课堂”。2001年的一天,他在合肥大蜀山晨练时,偶然发现孩子们对日本侵华历史并不熟悉,便决定在山上给往来的游人讲抗战故事。十几年来,常有孩子围着老人听故事,成为大蜀山一道独特的风景。

     

        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身体残疾的电影放映员马恭志,20多年来挑着比自己重两倍的放映设备走遍湖南永兴县的每个村子,为群众放电影,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圈多。十八大后,永兴县以他为核心组建了40余人的“马恭志电影宣讲团”。他们把放“光头电影”升级为“1+1”电影,即在放一个故事片的同时,加放理论宣讲片,同时,还自己动手制作幻灯片、拍摄微电影,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专家教授与“草根”讲师相结合,“普通话”与“方言”并用。各地争相探索新形势下理论宣讲的特点规律,不断摸索、勇闯新路,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如同一场及时雨,滴滴滋润着百姓心”

     

        什么是支撑宣讲团越做越好的动力?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贺亚兰说,是对理论工作的热情,是来自百姓的欢迎与支持。

     

        近年来,北京市委讲师团组织的各种宣讲活动,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常有听众口口相传:“宣讲团的报告如同一场及时雨,滴滴滋润着百姓心,权威、精彩,不容错过。”这令贺亚兰时时体会到这份事业的重要与光荣。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后,如何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如何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委讲师团立即组织宣讲活动,由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带头,先后在北京市16个区县巡讲,为人们答疑解惑。由于演讲效果显著,市直机关、北京日报社等单位纷纷要求加场宣讲。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后,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所做的相关报告,也引起了各界听众的强烈反响。

     

        在杭州,“最美妈妈”“最美警察”“最美司机”等组成的“最美宣讲团”,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最美”、践行“最美”的社会氛围。临安市公安局宣教科科长叶剑在听完“最美宣讲团”的故事后,说道:“让最美人物来到我们身边,用实实在在的语言,讲述实实在在的故事。这样的宣讲,拉近了距离、产生了共鸣。”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百姓讲堂”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里,面对面地引导、心贴心地解答、实打实地点拨。面对老百姓关注的“鄂尔多斯发展到底行还是不行”的疑问,“百姓讲堂”开展了“新常态下的鄂尔多斯”主题宣讲63场,努力讲清楚新常态下鄂尔多斯孕育的发展优势、机遇与挑战,引导老百姓理性看待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鄂尔多斯,认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老百姓收入不减反增的深刻道理。当地村民王玉平说:“我听了旗里的宣讲,养了60多只绒山羊、种了10亩紫花苜蓿,去年收入4万多元,省得老婆和我年年出去打工受罪了。”

     

        在重庆,黔江区理论宣讲员侯春灯以“拉家常”的方式和大量“远近结合”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创新理论,“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是大家的普遍心声。受他的鼓舞,黔江大地上一支优秀的基层宣讲队伍正在成长。而他则毫无保留地帮助宣讲员们提高业务能力,确保基层理论宣讲后继有人。

     

        在云南、重庆、青海、湖南、江西……宣讲团活跃于机关、社区、企业、农村、校园,也活跃在广大百姓心中。理论的力量,在他们的话语中充分彰显;发展的心力,在他们的付出中不断凝聚。

     

        (本报记者 王斯敏 曲一琳 周晓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