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天津社科院、山西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重在促成历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学术空间。会议论文既涵盖了对中国近代社会史、文化史、社会文化史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反思,也包括医疗史、女性史、玩具史、身体史等专题史方面的实证性研究与多学科解读,此外还有将“数字化”、大众传播等纳入社会文化史研究范围的探索。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探讨了康熙帝的御赐书法活动,以此回应西方新文化史学界的相关呼吁。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阐述了微观史对中国医疗史研究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吕文浩副研究员从社会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角度解读了潘光旦的社会史著作。首都师范大学梁景和教授等学者还就“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概念问题作了细致辨析和讨论。这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解读和回应了西方新文化史的理论和范式,推进了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