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在校园显著位置贴出“撰写家史大赛”海报。此后两年,该校每个学期都在全校开展“中学生写家史”活动。这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一本正经地和长辈坐在一起,促膝长谈,聆听他们的故事。
通过写家史,孩子们走进了长辈的世界
高一(1)班田泽同学的《太姥爷的“快乐”童年》,讲述了太姥爷一家刚逃过土匪打劫,又陷入日本鬼子侵略,一家人过着“不吃橡子面就得饿死,吃就拉肚子”的艰难生活。
高一(12)班许岩同学经过一个下午的长谈,才发现“满头银发、脊背微弯、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姥爷,竟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珍藏着五枚军功章的老英雄;高一(13)班孙榕同学经过深挖,竟挖出了爷爷隐瞒了半个世纪的秘密:在那个“总觉得饿”的年代,“有个工友得了大病,脸色儿不好,眼看一天不如一天了,我就每天给他煮个鸡蛋,逼着他吃完”。“爷爷,你从哪儿弄的鸡蛋?”“爷爷气嘟嘟地说:你奶奶骂了我好几年,从她的宝贝母鸡那儿偷的!”
通过写家史,孩子们重新认识了家庭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江春雨对记者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家庭单元的缩小,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渐渐缺失,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祖父母的名字和生日,更没听过他们的故事。为此,我们发起‘写家史’这一活动,不仅有助于孩子们认识历史,更是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为家庭的亲情联络和代际沟通打开了一扇门。”
通过写家史,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家国责任
“通过写历史,孩子们重新发现了爷爷奶奶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发现了每个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竟如此息息相关;通过写家史,拉近了孩子和长辈的距离,增强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并学会了感恩。”第十一中学党委书记左守国对记者说。
学生吴斯佳说,写家史让她走进了爷爷的世界。“直到如今,爷孙俩促膝长谈的画面,仍是我心中最温馨的一刻。”她说,她正在计划为每位家人都写一篇家史。
2014年9月19日,第十一中学在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在此之前,沈阳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在全市推广第十一中学写家史课程经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本报记者 刘勇 毕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