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洒在西安城古老的城墙上,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一群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早早地赶到办公大楼。“李Sir早!”“李Sir”这个中西合璧的称号,是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对带头人李恒年的亲切称呼。
40多岁的李恒年,头发有些花白,头脑里始终刮着宇宙风暴,路遇熟识的研究人员,他会兴奋地跟人家交流——“我们做一个清理太空垃圾的机器人,它吞噬一个太空垃圾并将它转化成为飞向下一个太空垃圾的能量,你看怎么样?”李恒年常说:“科研工作者不能放弃幻想,昨天的幻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李恒年1992年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卫星测控领域奋战的20多年里,李恒年曾用69天,让价值十多亿元、在太空中濒临失效的卫星起死回生;也曾为一个问题专注20年,将我国航天器机动轨道确定能力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他说:“太空中的卫星就像一只只小绵羊,我们要做好新一代‘牧星人’。”
“在热爱的事业中找到人生价值”
2007年初,我国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在即,然而,在北斗预定的网络位置上,已有分属不同国家的两颗卫星在轨运行。国家有关部门邀请李恒年等航天专家,代表中国政府同外方展开谈判。由于担心3颗卫星共位产生碰撞危险和电磁干扰,外方坚决不同意中国卫星挤进来。
殊不知李恒年早已将这一世界性难题选定为攻关方向。他在谈判中用自己创立的控制理论方法,提出新的卫星共位方案,最终得到两国专家认可。截至目前,3个国家的卫星已在同一轨位上安全运行8年多,成为国际社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范例。
卫星事业非同小可,航天测控人使命重大。2006年10月,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遥测数据显示,卫星在太空中急速翻滚,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的信号反馈。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卫星姿态,抓住每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使卫星转入正常运行姿态。李恒年带领他的年轻科研团队挺身而出。经过持续20多天的仿真分析,他们终于掌握了卫星翻滚的运动规律和太阳帆板供电的周期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供电时间段。按照他们的建议,远望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空捕获卫星并注入遥控指令,太空营救终获全胜。
这些年,李恒年名声在外,不少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有单位承诺:“只要加盟,立即提供一套别墅。”但李恒年始终不为所动,一一婉言谢绝,他说:“和老一辈航天人相比,我们赶上了国家航天事业大发展的好时代,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找到人生价值,给再多钱也不换。”
“科研工作者从不缺乏血性”
科研工作者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温文尔雅,但李恒年却说:“科研工作者从不缺乏血性,这种血性体现为挑战权威、超越自我的勇气。”
20世纪90年代初,李恒年在BP机寻呼台工作,但他闲不住、爱琢磨,经常到测控技术部旁听同事们讨论测控难题。当时,正赶上中心即将执行第15颗返回式卫星测控回收任务,地面测控站频繁出现数据中断、跳变、丢失等现象。通过旁听大家讨论和翻阅技术资料,李恒年敏锐地意识到,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数据处理算法有问题——原有算法建立于20年前,由于当时计算机运算能力低下,老一辈测控人不得不简化运算过程,减少了数据采样。
作为一名“编外工程师”,李恒年暗自较劲,利用休息时间,编制了一套全新的算法程序和技术方案。当他捧起方案向时任测控技术部软件室主任陈长贵汇报时,陈长贵被小伙子的勇气和执着所感动,专门邀请有关专家对李恒年的成果进行评审。尽管大家对李恒年的解决办法将信将疑,但时任测控技术部总工程师的李济生一锤定音:“这套方案做得不错,我看可以一试。”新方案投入使用,测控站数据中断等问题迎刃而解,年轻的李恒年也因此在测控中心崭露头角。
1999年底,“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即将发射。这是一颗自旋稳定式卫星,姿态控制至关重要。领导要求大家尽快学习掌握卫星姿控软件。李恒年通读程序代码后发现,软件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虽是老一辈科学家亲自审定的经典模型,但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攻关,李恒年建立全新的数学模型,编写配套姿控软件。在李济生院士的坚定支持下,李恒年获得一次模拟器测试机会。模拟结果出来,新方案大获全胜。
“无官一身重,常怀千岁忧”
人都说李恒年生性乐观,但李恒年有时也愁肠满腹。他愁航天事业前途、愁人才梯队断层、愁找不到科研增长点和航天新领域。妻子说他“无官一身重,常怀千岁忧”,他却说:“有人愁总比没人愁好,今天愁总比明天愁强。”
技术部的同事们说,李恒年像个开“猎头公司”的,经常四处访贤问能,看到有本事的年轻人,就像遇到了宝贝。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遇上科研苗子,也会动员人家加入航天测控大军。
青年科技人员姜宇,痴迷于地外小行星探测。李恒年积极推荐他到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自己主动承担起本应由姜宇负责的工作。
博士李勇有段时间对科研方向有些彷徨,李恒年勉励他:“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就像农民种地,不管丰年灾年,都会认认真真撒下每颗种子、收获每粒粮食。”
有人笑话李恒年,招来一帮年轻人,自己这个师傅却越干越累。但李恒年坚信,人才总能转化为科研实力。
(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宗兆盾 王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