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在“中国式商量”中,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的作用不可或缺。
河北省政协以促进党政中心工作开展和帮助回答社会关切为出发点,在“中国式商量”中找准角色定位,通过调查研究与协商民主深度融合,力求全面了解“事”,深入分析“事”,促进解决“事”,实现“说得准、说得对、说得好”,探寻打开一条让“商量”更具实际意义的协商民主之路。
摸透“上情”,确保“说得准”
政协组织与党政部门对接,把需要商量的“事”摸透,才能确保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议政建言中“说得准”。
5月15日,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石家庄召开,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问题协商议政。此前4月29日,河北省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已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议政建言,省长张庆伟到会报告政府工作有关情况。
这是河北省政协主动对接党政中心工作知情明政的缩影。
主动对接党政中心工作摸透“上情”,主要是河北省政协“有计划协商”增强了协商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确保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审视问题,保证参政议政“说得准”。
自2014年起河北省政协开始制定年度协商计划,今年确定了5种协商形式,涉及14项协商议题。河北省政协要求,根据协商计划议题要确保提出的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因此,在协商谋划阶段就邀请党政部门、党派团体、政协委员、研究机构和群众代表等各方面人士参加,就一些重大问题达成共识。
吃透“下情”,确保“说得对”
明白“事”后,寓协商于调研之中,了解相关方诉求,寻找到“事”的症结所在,才能确保在分析“事”时“说得对”。
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一直强调,要“眼睛向内、双腿向下、开动脑筋”进行调研。也正是基于这样高标准的要求,河北省政协就省委确定的重点课题深入调研吃透“下情”,给出精准答案。
河北省政协自2014年开始“省委点题、政协调研”协商民主新形式探索,当年就有不俗表现:根据省委12项重点调研课题,12份调研报告给出了228条建议。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曾对这一创新协商民主形式的探索做出了重要批示。
今年,河北省政协根据省委确定的6项重点课题再次集中精力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11个市68个县的270多个基层单位,发放2000多份问卷,召开130多次座谈会。三个月后6份调研报告出炉,提出的103条建议,涉及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多方面。9月6日,河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省政协重点调研汇报,并通过了6份调研报告,省委书记赵克志评价“很有价值、很有分量”,强调要将省政协调研成果认真转化落实到有关部门工作中去。
除了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外,河北省政协还善于发挥广大政协委员接地气优势,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积极性。4月初,河北省政协在广大政协委员中开展“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一计”活动,旨在为河北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建言献策。截至9月底,共收到各类建议350余条,编辑“献计专报”45期,已有6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在16期“献计专报”上作出17条批示。
针对“实情”,确保“说得好”
深入调研使提案“说得对”,而针对“事”的症结和相关方诉求给出精准答案,推动工作开展问题解决,才能算是“说得好”。
河北省政协连续4年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的1号提案“连续剧”,堪称由“说得对”到“说得好”的例证。
《关于改善和提高省会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科学治霾,改善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从2012年到2014年,河北省政协连续3年1号提案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题,促使河北省落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具体行动。今年,河北省政协将九三学社河北省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城乡绿化步伐,进一步改善河北生态环境的建议》作为2015年1号提案进行重点督办。
7月份,河北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洋在汇报1号提案办理情况时表示,在1号提案促动下,全省完成春季造林360.5万亩,占全年任务420万亩的85.8%,是近年来春季完成任务最多、进展最快的一年。会办单位对1号提案也重视有加,其中河北省科技厅投入825万元,实施17项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推进绿山富民科技工程。
目前,河北省11个设区市的政协主席都开展了1号提案督办,全省170多个县(市、区)中,已有130多个县(市、区)的政协主席抓办1号提案,推动解决了一批实实在在的问题。
从“说得准”到“说得对”,再到“说得好”,河北省政协实践证明,调查研究与协商民主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中国式商量”的道路上,河北省政协不断探寻,以期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同时出台了《关于建立重点课题调研工作机制的意见》等制度措施,促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任会君 高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