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冰城“新动脉”

    ——哈尔滨地铁建成开通便民出行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进中 朱伟华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8日 02版)

        “自从两年前地铁开通以来,出行快捷、方便,尤其是冬天就要到了,地铁里很暖和,不受冻,还节省了上班时间。”家住黑龙江哈尔滨仪兴小区的市民薛伟告诉记者。截至9月25日,哈尔滨地铁1号线累计安全运营731天,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累计运送乘客1.1亿人次,有效缓解了冰城交通压力。

     

        敢啃“硬骨头”

     

        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市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参照北京地铁1号线标准建成了10.1公里的“7381”人防工程。1998年,哈尔滨市批准组建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开始进行地铁规划的编制。2008年9月29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市党代会和市人代会的工作报告中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启动实施地铁一期工程。我国高寒地区首条地铁线路建设拉开战幕。

     

        哈尔滨地铁工程是这座城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有效工期短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线路多沿城市繁华区布置,穿越的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深基坑施工较多,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风险源众多,是块名副其实的“硬骨头”。312个纵横交错的地铁土建风险源,暗挖的步履维艰和盾构穿越17座桥梁的不测,以及深基坑作业一次一次的险象环生,成了地铁人最大的建设课题;13个系统设备安装各种管道纵横交错、控制系统复杂、科技含量高、调试工期紧,几万个接口近万台设备在狭小的作业空间“并驾齐驱”,成了地铁人最大的管理主题……

     

        哈尔滨市科学决策,为了长远大计,放弃了投入少、见效快的地面工程,采用收效迟、投入大的地下工程,不考虑短期显绩,以做到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全力推进地铁工程建设。

     

        创造“新时速”

     

        由于地铁一期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土建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时任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施工。对于中铁隧道集团哈尔滨项目部经理罗文来说,2010年7月15日是他难以忘怀的日子。“张效廉市长在深入地下23米深隧道检查,亲切地拉着我的手,叮嘱我要注意安全,这让我们施工人员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温暖。”

     

        施工时在闹市区封锁道路,交通部门明令禁止,建设人员只能等到喧嚣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下来,再利用凌晨车流较少的时段抓紧施工。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建设者们配合着现场路灯、大小吊车、叉车、汽车发出的光亮,身穿反光衣的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指挥、司索、吊装……

     

        历经5年艰苦鏖战,哈尔滨地铁相继实现了“洞通”“电通”“轨通”“车通”和设备安装、联调联试及空载试运行、各种专项验收,并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试运营评估。克服了人防隧道既有洞体改造施工,又有高寒高水位砂层盾构施工等多项国内首例难题,应用了明挖、暗挖、盖挖、盾构等多种工法,“挖”出了18个车站。2013年9月26日,我国高寒地区、哈尔滨首条地铁线路——全长17.48公里的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实现载客试运营,填补了我国寒带地铁建设的空白,创造了全国各城市首条地铁建设的新时速!

     

        打破“旧模式”

     

        哈尔滨地铁工程打破了以往由政府投资、政府建设大项目的固有旧模式,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项目包保责任制、部门联动工作制、审批服务优先制;在建设模式上,组建了国有地铁集团公司,作为地铁建设主体和项目法人,组织推进地铁建设;在筹融资方式上,多元化拓展筹融资渠道,构建保障地铁建设的资金支撑体系。

     

        哈尔滨创新地铁建设筹融资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筹措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市场化运作为途径,以资源性筹资为保障,综合运用省市共投共建、土地资源转换、银行信贷周转、资本运作融资以及吸引社会资本补充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多领域、多元化、多渠道的资源性、长线性地铁项目筹融资体系。

     

        目前,哈尔滨市正全力推进地铁新线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哈尔滨地铁集团成功与中国中科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签订了地铁2、3号线BOT项目合同协议书,明确了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为哈尔滨市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采取PPP融资模式运作开启了先河。(本报哈尔滨10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张进中 朱伟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