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10月15日电(记者赵秋丽、李志臣)近日,地处孔子故里的曲阜师范大学,在建校60周年之际喜事不断。先是我国首个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在该校揭牌成立,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分社又正式落户曲阜师大。
“作为一所设学孔子故里的大学,学校的历史使命感是与生俱来的。”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荆兆勋说。60年前,在租来的校舍中开课、只有3个专修科的“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优良、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科研实力突出、师资力量雄厚的山东省重点大学。目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48万余名合格毕业生。
六十年砥砺沧桑,一甲子春华秋实。曲阜师范大学扎根孔子故里60年,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和传承创新,在儒学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标志性成果,跻身全国经学研究重镇。诞生了《中国儒学史》《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等一系列填补学界空白、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重大成果。正在进行中的“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全文数据库建设”,是山东省属高校仅有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学校连续五年蝉联山东省社科成果一等奖,连续两年跻身教育部门人文社科立项全国十强。
60年来,学校始终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成果。1957年成立的孔子研究会,成为国内高校最早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首任校长高赞非的儒学研究独树一帜,1962年发表在《文史哲》上的学术论文《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1963年历史学家杨向奎带领7位工作人员来到曲阜,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孔府档案整理,形成了《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1974年化学系研制成功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荣获山东省化工科研成果一等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运筹所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在支援成昆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197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陶愚川教授的《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应用比较研究法的教育史专著,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李国华教授主持研制的激光偏光系列器件连续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日内瓦世界展览会银质奖,多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多项成果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西经济隆起带建设,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大蒜加工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种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等几十项科技成果已经成功实现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十一五”以来,学校取得包括“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600余项,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发明专利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