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重要思想

    本报与中国史学会联合召开
    “新时期史学功能与史学家担当”座谈会

    作者:本报记者户华为、周晓菲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6日 09版)

        本报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户华为、周晓菲)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重要思想,总结反思中国历史学发展现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历史学的发展繁荣并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史学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本报与中国史学会15日联合在京召开“新时期史学功能与史学家担当”座谈会。座谈会由本报副总编辑李春林主持。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操晓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祖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瞿林东,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原所长于沛,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文化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卜键,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所长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主编李红岩,《中国史研究》主编彭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广林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言。

     

        与会专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从而把历史和历史研究置于有关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是对历史和历史学功能和作用的最好阐述,引起了史学工作者的热烈反响。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科学是基础科学,无论哪一个学科,都离不开历史,只有透彻了解本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才能对学科发展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强调“了解昨天”是“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重要智慧来源,是促进全世界各民族加深彼此了解、促进彼此尊重的桥梁,强调把从历史中得到的知识、经验、智慧运用于现实和未来,是对“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认识的升华,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家一致认为,我国有着深厚的学史、治史、用史传统,历史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资政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历史学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辩证地指出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历史和史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更好地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指明了方向,也必将给我国历史学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大家表示,当前我国的历史研究和普及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和发展,思维的多角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研究领域的拓展、成果的丰富多样,都有目共睹。同时社会大众对历史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历史热”蔓延到图书市场、影视作品、网络媒体等领域。而发展繁荣的背后,历史这门古老的学问也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新形势下要更好地促进历史学的发展繁荣,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思想观念、研究方向、研究范式、成果形式、文字风格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就要进一步强化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史学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更加关注现实,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广大群众,着力从现实社会中发现历史研究的紧迫问题,又着力从历史研究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资源,通过挖掘重大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选题去参与社会、书写历史。

     

        本报理论部主任李向军出席会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等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