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界面 保持定力 提振信心

    中国开放 先行一步

    作者:本报记者 陈恒 刘坤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5日 13版)
    CFP

        核心提示

     

        ■ 全球贸易格局正发生很大变化

     

        ■ 更高标准贸易规则的制定正在加快

     

        ■ 应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

     

        本期嘉宾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  张建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副校长   林桂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陈恒 刘坤

     

        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引发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其实,有心者会发现,早在一个月前的9月17日,《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中国的“全方位开放”早已“先行一步”。

     

        1 心态:做自己该做的事

     

        “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中方希望TPP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日前对TPP协定谈判结束如是评价。

     

        记者:当前对TPP的评价众说纷纭,如何看待其对中国的影响?

     

        林桂军:我们应冷静看待TPP。有些人不希望TPP能够通过,似乎TPP通过对中国会产生严重不利的情况。我个人认为,要客观分析TPP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TPP通过了,跨国公司、自由贸易等这些都是与我国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可以对TPP保持放心,安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实际上,我们应该明确,TPP对我国的影响有限。TPP主要是投资协定,而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贸易协定。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关税已经很低,贸易的限制也较少,TPP带来的更多的是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关税的进一步降低。所以,TPP对贸易的真正影响是这些发达国家可能会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就此而言,以后我国可能会在出口这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

     

        张建平:从经济方面来看,因为我们不在TPP中,所以可能会发生贸易转移,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评估贸易影响的数据,我们和TPP的四个大的经济体都没有双边的经贸安排,包括美、日、加、墨。除了可能的贸易损失,另外可能也会导致我们投资的损失,比如说出现区域生产网络和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以及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最后有可能会导致国内就业的减少。

     

        但是,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很大,我们可以通过在其他地区的贸易增加和投资增加来对冲这种影响。应该说,TPP对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在规则层面,因为现在TPP号称是21世纪的贸易投资规则,标榜是全球自由化水平最高、标准最高的规则体系。这一套体系一旦运作起来,就相当于在亚太、全球立起了一个新的标杆,但中国是在这个规则之外的。这样的话,在规则制定权上,给我们带来了很现实的挑战。

     

        陈文玲:中国对待TPP要用两分法,既不能夸大TPP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重视TPP释放的重要信号。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样,都是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共性的产物。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价格链促使全球产业布局发生很大变化,世界经济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经济的相互交融程度加深了,很多问题需要跨国界协同解决。在全球协同解决比较难的情况下,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实现一些协同,能够局部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不仅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把自由贸易区的战略看得很重。

     

        2 路径:构建全球自贸区网络

     

        目前,中国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还在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RCEP、中日韩自贸区、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等谈判,逐步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以包括TPP7个成员的RCEP为例,其谈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大、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

     

        记者:其实在TPP之前我们已经在布局“全方位开放”。面对TPP对中国的所谓“封锁”,中国在国际上应如何作为?

     

        张建平:所谓对中国封锁的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在我们所处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压根儿就封锁不了。现在中国和三分之二的TPP成员都有双边自贸协定,我们现在也在推中日韩自贸区、推RCEP。此外,中美之间、中日之间的贸易量是巨大的,所以根本谈不到封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过度政治化,不利于大国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但是,TPP对于中国有负面影响是成立的。为了化解这个负面影响,中国必须首先加快对发展中国家更加舒适的RCEP轨道的建设,在全球形成自贸区(FTA)网络,来平衡和对冲这一负面影响;其次,中国要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最后,我们必须加快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政府采购协定(GPA)这些国际协定的谈判进程。

     

        林桂军:判断TPP是否成功要尊重两个标准:第一,是否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第二,这个标准是否是“黄金的”,所谓“黄金的”就是能否让大家跟着你跑。就TPP而言,这一点还是需要再观察的。有些虽然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不能算是“黄金的”。有些争议则较大,比如争端解决等。

     

        下一步,我们要做好和美国的BIT谈判。此外,还应积极推动RCEP谈判,尤其是推进与印度的合作关系。同时,要与美国竞争,一定要成为一个“低地”。所谓“低地”就是投资往这儿流,贸易在这儿做,进而实现充分的开放格局。

     

        陈文玲:TPP的达成向我们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更高标准贸易规则的制定加快了。

     

        亚太一体化进程实际上形成两大自贸区的博弈,一个是TPP,另一个是RCEP,RCEP是东盟10+1、10+3基础上的10+6(东盟十国,加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不管是TPP、RCEP,还是“一带一路”,都不应该是排他的,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应该欢迎其他成员加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推动全球形成新的规则,形成更高层次的全球化,全球经济发展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3 启示:以开放促改革

     

        “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的。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鼓励全球价值链的完善和发展,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高虎城说。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TPP在倒逼中国的开放政策,接下来中国应如何推进开放和改革?

     

        林桂军:事实上,我们一直以开放来促进改革,今后更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其次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再次要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出口加工关税。TPP对我国的影响有限,前提是我国要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开放。

     

        现在的自贸区主要是看投资,而后者的核心则是全球价值链。若想吸引全球价值链,则必须要进行改革:一是要贸易便利化,因为流动速度必须快;二是开放服务贸易,若想提高档次、延伸全球价值链,则须开放服务贸易,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三是开放投资;四是要保护知识产权。这些关键问题都与全球价值链联系在一起,且与跨国公司密不可分。最后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平竞争,如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国民待遇等。TPP的核心是投资协定,而就投资而言,我国优势很大,我们的市场规模很大。因此,只要我们踏踏实实改革,TPP对我国影响有限。

     

        陈文玲: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深入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大胆进行金融创新,探索资本项下可兑换,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形成了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和体系,监管重心从原本的资质审批转移为日常监管。这一系列创新为企业创造了非常好的市场环境。随着贸易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及推广,中国企业将更适应更开放条件下的竞争环境。

     

        张建平:如果改革开放的力度越大,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越高,我们平衡TPP负面影响的效果也就越大。所以,认为TPP在倒逼中国自贸区改革的说法,在这一点上是成立的。为此,国内要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等实验,在国内形成小的自贸园区的网络。

     

        对于一些观点认为的TPP能否成为未来中国开放的一个标杆,取决于TPP未来是不是能成为适应所有国家的规则。事实上,现在很多人担心,像越南、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将来能不能完全适应TPP这样的高标准。如果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不那么强,在将来的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应用,那么发展中经济体也许能找到更合适的标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