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最美基层干部

    他让“旱腰带”长出高产田

    ——记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

    作者:陈晨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4日 04版)

        他是生长在岭南的异乡人,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陕西渭北高原从事旱作小麦育种工作,一干就是50多年。

     

        他培育出的品种,让旱区小麦从亩产60多公斤一步步增长为亩产450公斤的高产作物,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救命恩人”。

     

        半个世纪过去,耄耋之年的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退而不休,依旧奔波在田间地头。

     

        乡亲们说,与黄土地融为一体的,不只是他培育出的小麦良种,还有他自己。

     

        扎根异乡的“老农人”

     

        光阴倒转回1961年秋天,原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梁增基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

     

        长武,位于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地区,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极为艰苦,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彼时更是外人眼中的苦穷之地。但这个出身贫寒的广东高州小伙子没有退却。培育出与旱塬相适应的小麦良种,让老百姓吃上白面馍馍,成了他最初的动力。

     

        “冬天,实验室里像个冰窟窿,老梁经常边哆嗦边写材料;夏天,炙热的太阳晒得皮肤发疼,老梁在田里一干就是一天。”农技站的老同事段长林说。几十年如一日,梁增基就这样不离土、不离种,在田间地头耕耘播种。

     

        50多年来,梁增基培育的“长武131”“长旱58”等系列小麦新品种,攻克了旱作小麦“冻、锈、旱、倒、黄矮病”五大难题,生产上由多灾变为基本无灾,由低产变高产,亩产由20世纪60年代61.1公斤逐步提高到现在超过450公斤。

     

        “要吃粮,找老梁。梁老师是咱渭北旱塬人的救命恩人,大家都叫他‘旱塬上的袁隆平’。”记者在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偶遇的村民薛玲草这样说。在长武县的农民中,几乎无人不知这位不善言谈的“老农人”。

     

        退而不休的专家

     

        当年和梁增基一同分配到长武农业系统的20多名大学同学,后来陆续调离,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留下的只有他。

     

        不是没有调走的机会。早在1977年,原陕西省农科院的领导就看中了他,不惜动员咸阳、长武组织部门“挖脚”,他还是留了下来,甚至后来他的老同学、农业部一位领导请他走,他也不为所动。

     

        “咱搞农业的,在哪里都一样。旱作小麦育种刚起步,不能半途而废另起炉灶。”梁增基身上,有股子“老广”的倔强。

     

        作为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梁增基72岁才退休,但他却退而不休,试验田还是“主战场”,选材、杂交、播种、整理资料,依然是每天的“必修课”。

     

        “最近,我新培育的‘长航一号’已通过省级审定,其高产性、抗旱抗冻性不亚于‘长旱58’,后面新的更优品种也正待出台。”提起自己的本行,老梁掩饰不住喜悦,“科技创新没有尽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这不光彩!”

     

        并不守旧的新“学究”

     

        尽管在工作上有着老一代专家的执拗,但梁增基并非因循守旧的“老学究”。

     

        读书看报,每天收看新闻,是他几十年不变的习惯。前年,他花2000多元买了一款智能手机,还与陕西、河南、山东的同行们建起了微信群,取名“桥梁”,意为交流业务的桥梁。

     

        跟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老农人”梁增基对如今的农业发展也有着新的担忧。“农业收益太低,亩产千斤也就1000多元的收入,去除成本剩下不到100元,打工几天就挣出来了。要把农业搞上去,应该把土地流转到大户手里,实现规模效应。但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流转土地也要考虑他们的生存和保障问题。”

     

        梁增基说,颇令他痛心的,是基层农业人才的极度匮乏。如今的长武县农技中心,45个编制仅有32名工作人员,成为基层罕见的“不满编”单位。

     

        如今,除了希望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种,梁增基最大的心愿,是能有更多人关注农业、关注基层,更多的年轻人能扑下身子,到基层为农业和农民尽力。

     

        (据新华社西安10月13日电 记者陈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