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现代学徒制,国外什么样?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3日 15版)
    现代学徒制为发达经济体不断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各国发展出富有活力的职教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这种模式把此前单独在院校里展开的职业教育,升级为企业与职业院校在一系列成熟的法律法规支持下的共同合作。这高效地把在企业的实践生产学习和在学校的知识素养学习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合现代产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产业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在比较我国与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的差距时一个主要的对照点;更成为国内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那么,在国外,“现代学徒制”到底实行得怎么样?本期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介绍了德国、新西兰的做法,以提供一些相关信息,进而推动我们的思考。

     

        德国:领先的现代学徒教育模式

     

        托马斯·霍赫莱特纳

     

        (巴伐利亚州教学质量与教育研究学院职业教育处)

     

        德国现代学徒制成效显著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教育模式,有一个更简洁的名称——“二元制”。这种模式可以说深入人心。

     

        全德国有55.7%的适龄学生会接受职教培训,其中140万学生在全国330个经认可的职业类别岗位上受训。而已经在企业就业的职工,也有5.6%参加受训。这些接受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能实现95%的高就业率,而且43.8%的受训者会在受训的同一职业领域工作。学员平均每月享有795欧元的补助。

     

        在德国的210万家企业中,有21.3%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活动,多数是中型和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中66%的现代学徒,在培训后直接被雇。企业平均每年为学徒投入1.5万欧元,其中46%是发给学生的补助,而投资的76%会通过学徒当时的生产活动得到补偿。

     

        在德国,政府与企业共担现代学徒制培训费用。平均每年的公共开支达59亿欧元,其中,各联邦州为1600所提供培训的公立职业学校提供32亿欧元,联邦政府在指导、监测和资助等方面提供27亿欧元。现代学徒制对德国社会做出了两大贡献: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强化;青年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什么是德国领先现代学徒制

     

        德国拥有悠久的职业教育的学徒制传统,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而当代高度发达的经济结构,使就业市场产生对有技能雇员的大量需求。同时,德国的中小企业实力较强,商会和工会这样的维系雇主和雇员关系的组织形式既强大又有力。此外,职教培训标准的制定有德国社会各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在德国,理性互利、合作共担的文化氛围浓厚。当然,关键是德国政府有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大能力,德国教师和培训者的水平高,能服务于所有人的教育系统,使得年轻人愿意接受职教培训。

     

        现代学徒制为政府、企业和受训者多方均带来利益,毫无疑问是更大的促动力。特别是对政府而言,通过现代学徒制培训带来的社会和经济良性影响,政府赢得了丰厚的政治回报——通过规范企业培训,加强社会经济的正规化;企业获得高素质劳动者,职教培训机构跟上技术变化而实现自我现代化,能够有效地指导培训和确保质量;青年以高技能融入社会,带来社会稳定和持续进步。

     

        德国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

     

        多方参与民主决策。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有六方相关者参与:国家职教所、职业专家组、教育与文化事务部、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州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商会及工会代表。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制定流程为,国家教育与研究部和州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向协调委员会提出有关培训条例和课程大纲方面的建议。州专家咨询委员会就培训条例方面的内容与社会合作伙伴协商;州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就课程大纲方面的内容进行商讨和表决。双方的联席会议将结果上报协调委员会做决定。通过部门间的互动,责任得到分解,新问题获得及时应对,多方合力加强职教的广度和深度,各方关系不再死板僵硬。

     

        强调企业实践。一般,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培训时间,有70%在企业,学徒与企业签合同,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依法获得企业提供的薪酬补助;只有30%的时间用在由各州政府负责提供设施、教师费用的职业院校,在这里,学生依法免费接受知识教育。

     

        毕业后机会多。毕业学徒或者直接进入企业就业,或进入高一级大学深造。而企业和职业院校会依据劳动市场要求来制定新的教学标准,服务于新一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培训者——德国产业的新希望。

     

        新西兰:现代学徒制建设富裕社会

     

        赫福德·菲利普·约翰

     

        (新西兰职业教育专家)

     

        新西兰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属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地多人少的国家。新西兰经济发达,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中,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选择了现代学徒制

     

        新西兰的职业教育有超过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初期的职业教育是在大学内设有部分的应用技术和实践课程,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20世纪上半期,从英国传入的学徒制与在职培训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正轨的考核与资格认定。业余技术学校逐渐成为正规职业培训学校,提供全日制职业培训,部分中学有意向与技术学校合作,共同提供普通与职业相结合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工人。1948年新西兰政府通过了《学徒法案》(Apprentices Act),保留学徒制教育模式,但规定废除传统学徒制,代之学员必须参加正规学校职业培训教育。

     

        现代学徒制课程由学院的教师和工作场所有经验的员工教授。许多教学都围绕实践活动展开,两个学习环境共同合作,向学徒教授其需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由观察开始,然后通过模仿、实践,直到他们有能力并能够自信、独立地执行工作任务。

     

        为什么选择现代学徒制?答案很简单——学徒制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效果,提高人员培训的经济效益:在新西兰,每位纳税人在职业资格上的投资为5600美元,潜在的回报为100000到156000美元。

     

        新西兰现代学徒制的框架与特色

     

        新西兰的现代学徒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符合新西兰国情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在促进新西兰经济科技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在于,新西兰建立了完整的学徒制框架:第一,完善了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的所有法律法规;第二,由所有继续教育学院、雇主和培训机构共同开展,以确保在新西兰所有地区开展的学徒制项目都能得到有效实施,并达到统一标准;第三,细致明确了所有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的职业类别、资格要求、学分要求;第四,向受训者提供关于学徒制的指导,包括怎样申请学徒培训项目,参与学徒项目的时间以及完成学徒培训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等。

     

        以上这些框架,可以从政府宏观管理中得到印证: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拨款方式、健全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严格的现代学徒制质量评估体系、中高职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有效衔接。这为新西兰的富有活力的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多方合作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

     

        理工学院是新西兰的公立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社会所需实用型人才,每年入学人数占高等教育总人数一半之多。众多学徒制职业教育机构各具特色,各有专长,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为新西兰的各行各业培训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新西兰的产业进步,促进了新西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西兰,与现代学徒制培训相关的各个方面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真正实现了现代学徒制的好运转——在政府层面,新西兰政府通过职业技术院校资助补贴学徒制职业教育,设立职业院校绩效指标,通过新西兰学历评估委员会注册和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与行业标准;而行业则负责确定职业资格与标准的内容与效果考察,开展在职培训,为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工资并提供培训资金支持;行业培训机构则负责与各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职业资格与标准体系,设置并监控标准执行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最后,职业培训院校负责为学徒制学员提供非在职技能培训,提供基础性学徒制教育导入课程。

     

        这样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大大提高了现代学徒制的效率,培养了学徒们的实际能力,而企业非常明白:经过这样严格有效的培训,这些潜在的员工们在获得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养成了行业精神与价值观,这毫无疑问提升了新西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力。

     

        (本文资料由教育部职教所提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