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见仁见智

    看《大先生》如何解读鲁迅

    作者:艾莉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2日 15版)

        在鲁迅先生诞辰134周年之际,由文学评论家、剧作家李静编剧,青年导演王翀执导,赵立新担任主演,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出品制作的第一部大型话剧《大先生》,近日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与媒体见面,主创人员阐述了此剧的创作构思,让人对这部呈现真实而新鲜鲁迅形象的剧作充满了期待。

        曾一时期,涌现了鲁迅作品舞台改编热,主创者以“探索”“实验”的名义随意解构、颠覆鲁迅作品,将鲁迅笔下的人物以各种荒诞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受到专家和观众的质疑与批评。但《大先生》却首次将鲁迅作为主人公,而且剧本曾获得“老舍文学奖”,演出也获得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谈及创作初衷,李静说,一直以来,鲁迅对太多中国人来说,是数代人的阴影记忆和语文负担,是以“斗士”“导师”“匕首”“投枪”“棍子”等面目出现而被厌怕、被疏远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被过度谈论而又被误解最深的文学家”,而她在《大先生》的创作中,则力求剥除层层历史的厚茧,第一次将鲁迅作为有血有肉、复杂而本真的“人”的形象,搬上话剧舞台。于是,《大先生》剧情从鲁迅临终前的最后时刻展开:当来自“天堂”的两个影子回收专家快要把鲁迅和他的影子分开的时候,他心中最牵挂的那些人陆续与他相会,并陷入对话和争执——他法律上的妻子、旧式女人朱安,为他撮合了不幸婚姻的母亲鲁瑞,二弟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他在《新青年》时期的同志胡适,他后半生的伴侣许广平等等……鲁迅的意识停止在对“天堂”的最后想象中,舞台重新回到了人间的氛围。两位革命青年站在他的遗体面前,发出了慨叹。

        鲁迅的犀利与锋芒,最适宜先锋和实验的舞台呈现,优秀青年导演王翀从剧作的精神中摘取出一个重要的意象:傀儡。剧中只有赵立新扮演的鲁迅一个人,其他人物全由傀儡充当。这些傀儡在舞台上出现,丰富了作品的维度和含义。除此之外,王翀在之前作品中多次采用的视频影像技术,这一次也将与“偶”有机结合。这样的解读,值得期待。

        《大先生》在完成11月的北京首演后,将计划追随鲁迅的足迹,前往他曾经生活过的城市进行巡演。

        这也是对鲁迅先生一种特殊的致敬和祭奠。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