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西安10月7日电(记者付瑞霞)一张泛黄缺角的“全家福”带给邢建民58年来回味不尽的浓厚亲情,一台相机让他为全国56个民族的861户家庭留下弥足珍贵的团圆记忆。
当记者6日见到邢建民时,他刚从西藏回到西安家中不足1个月,面色因高原反应尚未消除而略显疲惫。“我花了10天时间在西藏拍摄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的‘全家福’,回来后打了一周的吊针。为56个民族家庭拍摄‘全家福’,是我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再苦再累我也觉得值。”68岁的邢建民说。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念想。我从‘全家福’照片里感受到了亲情,想给更多的人留下亲情和团圆的记忆,‘民族全家福’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圆。”邢建民如此解释他对拍摄的执着。
1957年,邢建民远在新疆当兵的大哥想念家人,在富平县城工作的二哥就把庄里照相馆的师傅请到家中,拍下了第一张“全家福”。“如今哥哥们都不在了,我想他们的时候就看看照片……”邢建民抚摸着已经泛黄缺角的老照片,不禁哽咽失声。
为达成自己的心愿,2007年邢建民退休后,征得老伴儿和儿女的支持,辗转大半个中国,跋山涉水,行程10余万里,自费为近千户家庭拍摄“全家福”。走进他镜头的,有在田间耕作的农民家庭,有部队里的战士,还有监狱里重逢的母子……
“我专往偏远山区走,有些上了年纪的山里人一辈子都没照过相,我每次照完就洗好寄给他们。”邢建民说。2011年,他到陕西洋县的一个小山村采风,说起自己是免费拍“全家福”的,许多村民都问啥是“全家福”。听明白后,“有的直接回家拉风箱烧水刮胡子去了,准备照相了”。今年在新疆拍摄时,因为距离县城远,他和请来的翻译只好借宿在一家哈萨克牧民的帐篷里。“那个家庭生活得很简朴,但是他们把最好的被子拿出来让我们用。”
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一个摄影三脚架,40公斤重的行头伴随着邢建民深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攀越黔东南秀美的群山、穿越东北的白山黑水……据邢建民统计,8年来他行走至25个省份的154个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