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6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8日 星期四

    主办方访谈

    接续历史 增强自信 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

    ——访“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张胜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8日 16版)

        记者:北京大学主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从发起会议到具体筹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反响如何?

     

        朱善璐:2014年下半年,北京大学提出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全世界劳动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世界文明史上重大的思想成果之一。在其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影响力的客观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旺盛生命力的现实展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和成功实践已成为当代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和研究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

     

        最后,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回应。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影响,占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高点。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希望将“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打造成汇集全球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世界级学术论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践与传播中心。会上,我们还将发出倡议,促使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机制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成为常设的开放性高端国际学术论坛。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将在中国举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国内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这次大会给予了极大关注和热切期待。例如,联合国非洲经济发展与计划研究所前所长、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萨米尔·阿明先生,虽已年届八十,仍将克服困难、躬身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也引发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参会学者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大会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除了全国高校、社科院、党校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外,还有许多企业家、社会群众等申请参会。

     

        记者:北京大学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请您简要介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传统与历程,这样的传统和历程赋予了今天北京大学何种职责与使命?

     

        朱善璐:北京大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最早策源地和重要阵地,具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

     

        自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先后开设了“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三门课程,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李大钊还领导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会址“亢慕义斋”。李大钊在北大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员和组织基础。1920年4月中共北方小组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中共一大后北方区委的建立,都是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会员为主要成员和中坚力量的。

     

        1927年,李大钊为他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李大钊和其他革命先烈的牺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马克思主义者。1931年,李大钊的学生——许德珩从法国留学归来,他继承了李大钊开创的北大马克思主义传统,继续讲授社会主义史和唯物史观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更是绵延不绝,直至今日。期间,以冯定、黄枬森等前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成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鲜明旗帜。

     

        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和赞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大并对北大提出了新要求新职责新使命。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与我们党建立、奋斗的历史息息相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今天的北大,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建设“马克思楼”,开启“马藏”编纂工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继承前辈遗志,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北京大学对马克思主义光荣传统的历史接续,更是北京大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响应!

     

        记者:近些年来,中国学者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不断增强,也越来越多地开展国际交流。以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交流与互动情况如何?

     

        朱善璐:作为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北京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交流和学术互动上始终不遗余力,致力于搭建马克思主义国际交流的学术平台。

     

        首先,通过举办名家系列讲座,邀请国外知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来北大讲座,与国内学者和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如《马克思传》的作者麦克莱伦、《毛泽东传》的作者特利尔、《东风西渐》的作者理查德·沃林等。

     

        其次,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促进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交流和互动。以“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为例,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五大洲20余国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确定参会。

     

        此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于2016年创办学术期刊《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紧密跟踪中国理论界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及时反映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我国学者的理论自信和学术自信。

     

        记者:在您看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朱善璐:首先,要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新的时代、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只有始终面向21世纪、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思考解决现时代的问题,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访美期间再次向美国各界阐述“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包含了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国际社会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好自己的声音。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和实践的重要代表,中国一方面应主动示范引领,积极为国际马克思主义学者创设交流研讨平台,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国际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工作,了解和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与动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本报记者 王斯敏 张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