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6日 星期二

    前沿关注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西部高校如何把握机遇

    作者:丁松虎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6日 08版)

        近些年,西部地区开设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囿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而近三年来持续升温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机制,为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西部高校新闻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机遇。

     

        西部高校新闻学院相较于发达地区的“同类”,在经费支持、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科研实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

     

        首先,西部高校新闻学院处于我国境内经济欠发达、媒体欠发达、教育欠发达的区域,这种宏观背景对其健康而快速地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在资金方面,西部高校新闻学院原有的办学家底比较薄弱、硬件设施差,资金经费投入量与需求量之间矛盾较为突出。

     

        其次,由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西部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以西部地区某所“211”“985”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为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多名教学骨干——从教授到副教授、讲师,从院长到副院长再到普通教师——流失到外地高校。这种人才流失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其对西部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不利于西部高校新闻学院的科学发展。

     

        再次,在新闻教学与科研水平上,西部高校新闻学院与国内发达地区高校的新闻学院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在西部地区,有些高校的新闻学院每年所获准立项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为数甚少,至于其所获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数量,更是寥若晨星。

     

        此外,在新闻教学与媒体实践的贯通方面,过去因缺乏强有力的机制保障,西部高校新闻学院与当地媒体之间的深度合作也不尽如人意,不管是新闻学子到媒体实习,还是媒体一线的资深编辑记者到新闻学院授课,相应的渠道似乎不够顺畅。

     

        在上述背景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机制的出现与升温,给西部高校新闻学院的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达成协议,决定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创了我国“部校共建”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先河。2013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专门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复旦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经验,指导10个省市党委宣传部门与高校签署共建协议(其中包括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广东省委宣传部与暨南大学,等等)。2014年,部校共建进入了高峰期,一系列高校与各级宣传部合作展开了部校共建工作,比如,甘肃省委宣传部分别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开展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贵州省委宣传部与贵州师范大学共建传媒学院,等等;同时,还出现了“媒”校共建这种特殊形式,如光明日报社分别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

     

        可以看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这种模式既涵盖了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新闻事业发达、高等教育事业发达的区域,也涉及西北、西南地区相对落后的省份。西部高校及其新闻学院应该深怀历史使命感,更为广泛、更为积极地参与到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的这场热潮之中,具体而言,应该主动与“共建”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对接”,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共建一个”。

     

        西部高校及其新闻学院要把握“部校共建”机遇,就应加强与西部省份党委宣传部以及当地新闻媒体的合作与协同。事实上,相关省份的宣传部门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共建工作,比如:与南京大学开展合作的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山东大学合作的山东省委宣传部,已分别对其共建新闻学院投入启动资金500万元;山东省委宣传部还将按照学院建设实际需求给予后续经费支持,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200万元。西部地区参与共建新闻学院的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筹集资金给予学院建设,同时充分调动本省份新闻媒体的助教办学积极性,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科研方面,西部省份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对相关科研政策加以适当倾斜的必要性,待时机成熟时,可以考虑单独设立“部校共建”的科研专项,或者在省级社科规划项目中酝酿面向共建新闻学院增设一种项目序列。

     

        基于西部高校新闻学院面临的严峻的人才形势,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补偿政策,使参与共建新闻学院的西部高校用补偿资金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从而稳定教师队伍,克服优质师资较为短缺的难题;同时,拓宽新闻传播师资来源,精准挑选有经验、有能力、有学养的新闻实践工作者到高校新闻学院任职。

     

        要克服原有困难、把握共建机遇,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将推动西部地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科学发展,有力促进新闻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深度融合,尽快地将共建新闻学院打造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新型智库,更好地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领导权和传播权,当然,也会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丁松虎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