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已经结束20余年,而亚太地区的整体安全局势反而越发严峻起来。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及日本社会集体“右倾化”等问题成为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面临着维护国内政治、社会平稳发展的困难与挑战,应该也必须担负起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义务。
中俄战略协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居于东亚地区的核心位置,俄罗斯则地跨亚欧大陆,也是西太平洋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中俄两国山水相依、互为唇齿,在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
中俄20余年来的友好合作成为今后双边关系继续深入发展的坚实基础。2001年,中俄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之后的两国关系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访俄过程中重申加强中俄友好的强烈愿望,并宣布要加大中俄双边合作力度,力争在2020年时将中俄贸易额提升到2000亿美元。2014年5月21日,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参加亚信峰会期间,中俄成功签署了价值4000亿美元、为期30年的巨额天然气合同。迄今为止,这是中国同他国签署的金额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中俄两国的油气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推动了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现,对中国国家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也反映出两国间高度的政治互信与合作水平。
当然,中俄油气合作对俄也是十分有利的。目前,俄罗斯贸易出口额的一半是油气资源,其国家收入的70%也来自油气出口,但由于西方国家操纵油价等原因,国际原油市场的油价直线下跌,已跌至40美元左右。俄政府是以70美元每桶的油价来制定政府预算的,油价狂跌已经给俄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俄政府不可能寄希望于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大幅上扬,而只能依赖加强同友好国家的合作,以维持其政府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尽管普京总统已经多次向西方释放“和解”的信号,但是由于在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等问题上难以调和的矛盾,俄恐怕难以向西方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今年3月28日,我国政府正式推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白皮书,对“一带一路”的走向做出了具体规划。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在我国西部方向要“共同打造新欧亚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由此可见,俄罗斯在我国“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位置,而俄方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愿意积极加入到中方“一带一路”战略中来,同时表示希望与中国深入探讨“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问题。
中俄战略协作有利于化解两国共同面对的国家安全威胁
今年5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成功访问俄罗斯,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俄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反对否认、歪曲和篡改二战历史图谋,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决谴责美化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及其帮凶、抹黑解放者的行径,将尽一切努力阻止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这对于少数企图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妄图美化侵略历史的国家来说是一个严正的警告。
俄罗斯是一个传统军事强国,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军事遗产,保有一支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然而,如同在东欧地区一样,在亚太地区俄罗斯也无法仅仅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威慑有效缓解来自美日的安全压力。与同样感受到相似安全压力的中国相互借重,成为俄罗斯的明智选择。
从中国的角度看,通过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协作能够有效地取长补短,有助于加快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缩短追赶时间。
中俄战略协作对未来亚太国际格局的重塑
近年来,国际格局的重心开始由北大西洋两岸转向亚太地区,尤其是向东亚地区转移,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重心的转移,也是一个政治与军事力量的转移。于是,亚太地区的国际格局就面临着自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全面重塑,这一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中国与俄罗斯必然会参与其中,尽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新局面。尽管中国一直寻求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但依然面临着相当大的安全压力。北约东扩与欧盟的壮大也在一步步蚕食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与西方之间的“战略缓冲区”进一步被压缩了。由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存在,亚太地区成为俄罗斯同西方之间最直接也是对其相对有利的博弈舞台。通过与中国的深入合作,俄罗斯可以达到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牵制西方对其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压力、在西伯利亚的合作开发上取得比较有利的地位等目的。
近年来,中国努力发展自身的海权力量,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放到代表着未来的海洋方面。但是,对于一个陆海复合型的大国而言,拥有一个相对稳固的陆权,是加快海权建设的地缘政治基础。良好的中俄关系不但可以为上述战略构想提供可靠的保障,帮助中国海权力量走向深蓝,还有助于防止区域内压倒性力量的出现,进而有效改善中俄两国的安全环境。
(作者李冠群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