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是人在社会上身份的确认方式之一,在人的“自我”建构中意义重大。职业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发生着多种关系和活动,其中就包括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在审美活动中首要的感性体验是愉悦,在愉悦中涌现出来的是欢乐、幸福、恬静、安详、和谐的审美感受,这是人的本能追求。审美活动带给人的另一种感性体验是超越,比如崇高感,在这种审美活动中人超越了困难,也超越了自己,这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职业生活中,愉悦和超越的感性体验不是凭空得来,都是人的价值实现和理想达成后得到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人们从事的职业种类有很多,随着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也不断出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职业背后,职业审美形态是可以归纳和总结出来的。职业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是现实性和历史性、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也与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化修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职业审美形态概括为四种,即宁静坚定的恒久之美、攻坚克难的昂扬之美、家国天下的气韵之美和宇宙人生的意境之美。正因为职业生活中有着这些形态的美的存在,我们的职业生活才会如此精彩,我们在职业生活中才会得到或宁静致远或波澜壮阔的审美愉悦,人生价值才会在职业生活中得以实现,人格才会在职业生活中得到升华和超越。
其一,宁静坚定的恒久之美。这种美是职业生活中的常态之美,坚定和恒久也是职业生活的内在本质属性。一般来说,职业一旦被选择就具有相对固定性,要有一种坚持的精神。在当今时代,人们选择职业的空间在不断扩大,社会也允许职业之间的变化和流动,但恒久依然是职业生活重要的审美追求。在职业生活中做出成绩、实现人生价值的人必须具有这种宁静坚定的品质。
此外,这一职业审美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对事业的忠诚,对所做工作的坚持和执着,人们在这种审美形态中产生的审美感受是愉悦的、恬静的、安详的、和谐的。恒久之美的本质是人生目标与人生实践的和谐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异己力量的和谐统一,是人的内在心境与外在境遇的和谐统一。恒久之美不仅是事业得以成功的基石,更是人生重要的审美体验。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恒久之美构筑了职业审美的大厦,一切其它的审美体验都是源出于此。没有恒久和坚定的精神做基础,就谈不上其他的审美体验。
其二,攻坚克难的昂扬之美。在职业生活中,不都是平淡宁静的状态,还有很多艰难险阻。在应对这些困难、解决这些困难中产生的审美愉悦,称之为职业审美中攻坚克难的昂扬之美。这与西方经典的审美形态“崇高”有共同之处,所以我们一般把在职业生活中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称为崇高的职业精神。
“昂扬”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面对困难不畏惧、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勇气和态度,比如深入敌后的战斗英雄、制造航天飞机的科学家、挑战极限的运动员,他们面对危险和困难所表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状态就属于这个范畴;二是指通过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努力,成功战胜危险和困难后的兴奋和激昂。在这种审美形态中,战胜困难后的成功喜悦非常自然地会产生审美愉悦。但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更应该看重前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也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会变成现实。在职业生活中,只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态度,就已经构成职业审美的先行要素。
其三,家国天下的气韵之美。气韵是中国古典美学形态的表述。通俗来讲,气主要是指一切体现着内在生命的精神之气,是生命的动力和条件;韵的实质是和谐。在职业生活中,正确的家国情怀及由此产生的审美体验构成了职业生活的气韵之美。
第一,以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讲空话、大话。正确分析现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职业,不要好高骛远。第二,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落脚点,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必要时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操,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尤其是一些特殊职业,本身就要求从业者具备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和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第三,要达到家国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梦的本质时强调: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在职业生活中,家国和谐统一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追求。
其四,宇宙人生的意境之美。意境也是中国传统审美形态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职业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生存的手段,更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场域。我们在职业生活中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就是这种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人生状态。
所谓职业审美的“入乎其内”,就是要真正把职业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使其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样,职业才是人们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强加于我们的外在累赘。职业审美的“出乎其外”指的是既要爱职业、重职业,又不能唯职业。职业对于人生来讲只是一个过程,决不是终极目标。我们既要发现职业中的审美因素,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职业带来的异化,要在职业生活中实现人生的境界超越。只有做到“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统一,才能实现职业生活中宇宙人生的意境之美。
(作者王春雨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学校美育研究中心;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职业审美文化研究》[14BZW17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