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自华北一路迤逦南行,到黄河拐了个弯,开始向西延伸,岔出王屋山、中条山,好像有意给黄河让出路来。
就在拐弯那儿的山根处,有一个地方叫焦作。
32年前我到过那儿,一座中原煤城。马路上尽是煤面儿,拉煤块的巨型卡车一辆接一辆,车一过煤粉迷眼,风一吹煤灰漫天,到处怎一个“焦”字了得!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电视上经常飘出焦作奇山殊水的画面,十分诱人。打听一下,说是焦作煤炭资源枯竭,但经济转型成功,已经建设成著名的自然山水与文化旅游城市。焦作变了,青山绿水回来了。
秋风飒飒,带着好奇,我再次踏上了焦作的土地。
一
焦作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云台山。云台山在修武县境。“修武”,当年周武王伐纣,走到这里遇雨,暂住修兵练武——地名就是历史。
修武县翠绿的平原北侧,一座峰屏拔地而起,仰之落帽,鸟飞不至,这就是云台山。云台山是太行边峰,山势险峻,峰壑嶙峋,入其间,一峰一世界。
峰屏背面是一道裂谷,这就是云台山著名的红石峡谷了。沿峭壁台阶而下,地裂扩展,红壁突兀,深罅处处奇峰怪石。沿陡壁间的山道上行,两面是壁立千仞,脚下是悬崖千寻,头顶曲天一线,罅底绿水一湾。
转过一个谷口,迎面云台天瀑飞泻而下,化作一壁白练银丝。凛水凝作碧潭,潭清映天。潭畔流连,清心净意,真可谓出尘绝世、凝思殚虑之境。难怪当年汉献帝刘协避暑于此,并在山边归葬。
登上茱萸峰顶,北眺群山层峦叠嶂,烟霞雾霭尽收;南望怀川平原绿野千里,一缕黄河如带。
二
云台山向西,乘车沿山间公路盘旋而进,到达太行腹地的青天河水库。弃车登船,水面波光粼粼,两岸绝壁陡耸。
导游指点两侧峰峦:左阙通太行陉,北出山西上党。当年曹操北征乌桓出此道,有《苦寒行》诗传世:“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右侧连峰,酷似天然长城——果然,峰脊恰如城垣连绵,其间座座烽火台历历。
纵绝水库登岸,盘桓而上。两山夹径,中流一溪。溪源多泉,泉出两侧石壁。堵石成坝,聚水为淖,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潭边苇花抛絮,水面野凫飞落。傍水之侧,驿道怵然,青石光滑,车痕凿凿,为北魏古丹道遗迹也,尽显太行旅途沧桑。
靳家岭登顶,眺枫林如海,偶有叶子开始转红。若想看万山红遍,须待秋风萧瑟时。
返程时景区主人向我索字,挥毫题写“一水上青天”五字。
三
青天河再向西,是神农山,因峰顶有神农坛而得名,据言神农在此山中遍尝百草。
右侧巨壁连绵,结体成阵,裸岩直立,状若展屏。屏上横纹纵列,密匝齐整,细看如棋枰对弈、佛像坐崖。左侧奇峰突兀,直上天穹,有梯磴盘旋而上,达顶即至神农坛,然而我膝软难登了。
壑集灌木,内多猕猴。饲人唤食,群猴呼应,长啸短唳,此起彼伏于崖壁之间。
四
瞥罢山水,回访田园。太行脚下,黄河北岸,有沃野千顷。这里背倚太行,面南而踞,许是背风向阳的缘故,土厚壤丰,有丹河、沁河、黄河水系滋养,自古乃天下粮仓。
温县,地平如镜,田整如棋盘。这是全国第一个吨粮县,小麦主产区。32年前的麦熟季节我来这里,就为切蛋糕一样的麦阵而惊讶,密密匝匝的麦穗组成整齐的方块,遍铺大地。而今年6月,刚刚传来温县3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660公斤创国内最高纪录的喜讯。眼下是秋粮收获的季节,一台台绀色的收割机像舰艇一样航行在玉米的海洋里。
县长不无自豪地告诉我,精耕细作是当地种田的传统法宝。不用他讲,看看大地上那些整齐排列的蔚蓝色机井房就知晓——60亩地一眼井,纵横成系列。
五
太行脚下的博爱县境,有万亩竹林葱郁,竟然是千年竹林,还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游闲之地,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竹不耐寒,通常在北方无法过冬,罡风一吹,竹叶飘零,竹子即枯萎。然而得背山向阳水沃之地利,这里自古多竹。《山海经·北山经》说太行山此处:“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因其多竹,引出“竹林七贤”的故事。《世说新语·任诞》说,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在此地竹林之下饮酒清谈,成为天下佳话。而七人之结识实因山涛。山涛是本地(河内郡)人,又担任河内郡功曹,相当于今天的焦作市市长助理,行权方便,于是招集其他六人相聚,时为竹林豪饮,给这一自然景观涂染上人文色彩。
七贤之后,竹林在此地依然衍生不衰,唐朝于此设司竹监,宋代在这里置竹园,明时此地村庄称竹坞……直至今天,博爱竹林仍为北半球纬度最高的大片竹林,亦可谓人间奇迹。
因在商业社会里经济价值不高,万亩竹林近年面积迅速缩小。然而,新兴绿色经济的发展势头遏止了其颓势。
放眼望,竹木萧萧,万茎葱茏。
六
追索文化脉络,焦作绝非只有煤炭可挖。
焦作古为河内地,河内为古“三河”之一,“三河”各为夏商周王畿之地:夏畿河东(山西),商畿河内(包括焦作在内的中原黄河北部一带),周畿河南(中原黄河以南一带)。“三河”为天下之中,所谓中原腹地也。
既为殷商王畿,便有诸多历史故事于此发生。焦作所辖孟州,有周武王伐纣渡过黄河,与诸侯筑坛会盟此地,其后一举下殷。晋文公助周襄王复位,周襄王荒唐地把此地作为礼物送给他,从此原本无多的王畿之地更为狭小。三家分晋,这里为魏、韩轮番持有。秦将白起攻魏、攻韩,这里成为征战杀伐场,杀人如麻、血流成河。曹魏都洛阳,权臣司马懿为温县人,这里成为朝士来往穿梭之地,所以“竹林七贤”于此而隐。
焦作所出历史名人,令人肃然起敬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豪韩愈,孟州人,今天的韩庄村古冢萧瑟。有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出沁阳。有宋代山水画家郭熙,温县人,他能总结出山的四季神色:“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他画山推崇“高远、深远、平远”的意境,这得力于其在家乡对太行山的观摩。
还有国人不大熟悉而世界敬仰的明代朱载堉,首创音乐十二平均律。他的人生非常之处,在于自辞王爵,完成了从王爷向学者彻底的身份转变,成就了他数学和乐律学的天才创造。
七
主人殷殷向我诉说,煤炭枯竭并没有阻止发展的步伐,今天焦作已经转型成为知名旅游城市,每天国内外游客云集,开有北京专列、武汉专列,还有韩国包机,观光客络绎不绝。
这表明焦作正在实现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
焦作是变了。这种变化是外在的,看得见,从徒消耗自然资源向培植山水文化胜景跨越。变化更是内在的,看不见,但感觉得到,从满足温饱向追求精神愉悦深入。
这个变化,使焦作人日益平稳、开朗、阳光起来。
临走时,回望一下太行山头,一缕淡淡的秋霭正在舒展。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