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一次庄严的火炬传递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饶翔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30日 04版)

        “今天这个庄严而欢乐的夜晚属于5位作家,他们的名字是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苏童。”9月29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内,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辞中以这样的开场白介绍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五位获奖作家。

        “就在几天前,我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图书博览会,那里是书的海洋,我看到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都摆放在醒目的位置,它们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众多读者。我想这就是一份信任,一份对茅盾文学奖的信任。我想,这5部书也不会辜负这种信任。它们每一部都如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这边风景。”铁凝说,获奖的每一部作品都凝聚着作家深厚的体验和精湛的功力,在漫长的时光、寂寞的劳作中淬炼而成,他们拓展了汉语文学的精神空间,标记着2011年到2014年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辉煌成就。“好的文学作品不单是评出来的,更是读出来的,一部作品在读者的深入阅读中才能不断获得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是伟大的读者造就了伟大的作家和作品。”

        在颁奖典礼上,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苏童5位获奖作家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作家们或平实朴素,或热情风趣,讲述了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分享了他们对社会、人生及文学的感悟。

        格非认为,中国长篇小说深深地扎根于伟大的史传文学的沃土之上。《春秋》和《史记》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学写作日趋娱乐化的时代,司马迁的伟大抱负对我们是一个必要的提醒。文学写作不仅仅关乎娱乐和趣味,也关乎良知,关乎是非,关乎世道人心。”

        以《这边风景》获奖的王蒙称,荣誉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新疆人民。“我怀念新疆的新老友人,尤其是各族人民。”王蒙说,“文学的力量来自人民、生活,还有我们从《诗经》开始的文学传统与全人类的语言艺术宝藏。它能突破能超越,能起死回生,显示真情真知真理,给读者以历久弥新的感动。”

        出身工人家庭的河南作家李佩甫在获奖感言中幽默地玩起了文字游戏,他说,父亲是“做鞋的”,而自己是“作协的”,“父亲做了48年的鞋,我才写了38年。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儿,已很不容易,我庆幸的是,写作是我的选择,写作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上海作家金宇澄在获奖感言中回忆了茅盾文学奖的创办者茅盾的名著《子夜》,他表示要用借用前辈这个方式来观照文学:“城市同样是打开文学视野的一把钥匙,需要作者沉浸其中,不断地发现、积累和忠实地表达,需要更多的热情和投入。”

        “这个奖项寄托着茅盾先生对文学的梦想与期望,同时,它也是一次庄严的火炬传递,经由几代创作者之手,向远处传递,向高处传递,向未来传递。无论是用传统的手写稿纸,还是用现在流行的电子文档,传递的都是一个巨大的文学梦,我们终将以我们神圣的汉字,讲好人类未被讲述的严肃的故事。”江苏作家苏童在接过茅盾文学奖的奖章时,也接过了茅盾的文学遗志。

        29日晚的颁奖礼格外温馨而简朴,没有歌舞,甚至没有鲜花,只有观众的掌声和深深的祝福。苏童在答谢词中说,此次获奖令他倍感温暖与光荣,也必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之一。相信这也是获奖作家们共同的心声。

        (本报记者 饶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