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7日,制作人李盾在前往福州的飞机上读到了报告文学《啊!鼓岭》,一下子就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其后,他历时三年,剧本增删改动十几版,整合各国音乐剧主创共同推出了这部音乐剧《啊!鼓岭》。全剧分成两幕,在第一幕中重点突出加德纳和香儿、福仔三个小伙伴的故事。他们相约一生都将在鼓岭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老去。可没想到,战争使加德纳不得不跟随父亲回到美国加州。第二幕的重点是加德纳夫人如何通过与小伙伴第三代的巧遇最终找到鼓岭,回到鼓岭,圆了加德纳的归乡梦。李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童年时小伙伴间都会有个约定,这约定时常会伴随人的一生。《啊!鼓岭》讲的就是孩子们的约定。”
在创作初期,李盾觉得最难的就是这部音乐剧该如何写。他说:“我想了许久,最后确定尽量要有真实感,通过讲一个回家的故事反映和平、友谊的主题。”但是中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第一版剧本不尽如人意,李盾又找来合作多年的好友编剧周可,“临危受命”的周可曾在《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创作中让剧本起死回生,并在那一次改完剧本后亲自上阵导演了全剧。这样的救场大义,早已使周可成为李盾最为信赖的编剧。事实证明,最终剧本故事成型,达到了剧组所有人的心理预期。李盾说:“这是一个超越国界的情感故事,是各国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最终呈现出来的这部音乐剧,重点展现的正是这段中美人民友谊故事中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人情味”,人和人之间平等、关怀、互助等富有人文美的优良品格。
李盾对鼓岭情感最深的那株不死神树“柳杉王”也给他制造了一个“小麻烦”,因为“柳杉王”是全剧的灵魂所在,两代人的情谊相系和命运转折都是在这棵树下完成的。为了追求舞台效果,既不能让树的体积太大、材质过重而影响巡演,也不能让反光度单一和无法拆装等因素影响舞美设计,最终设计师采用了五六种材质分别制作,既照顾到了重量,也照顾到了纹理,让光的反射有弥漫效果,不会过于直白,将拆装的痕迹减到最小,既方便运输也方便安装,还不会影响观众的视觉感受。
导演卓依本身极其擅长百老汇舞蹈,李盾觉得舞蹈化风格不够突破,于是又请来华人现代舞专家,纽约市大学皇后学院戏剧舞蹈系终身教授殷梅,用现代舞混搭百老汇的方式进行演绎。在排练过程中,卓依让其最擅长的百老汇舞蹈和殷梅充满灵动气息的现代舞冲击碰撞,形成一种全新的舞蹈语汇,既有百老汇热情激昂和节奏欢快的叙事手法,也有对肢体语言无限延展的精神探求,又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音乐的旋律,使得这部音乐剧与以往任何音乐剧作品都截然不同,全新的舞蹈语汇成为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最大亮点。
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作,《啊!鼓岭》终于上演了。剧中所表达的珍惜和平和友谊的理念,所赞颂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获得了各界的赞誉。这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借鉴,首先要有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其次是不仅要注重艺术形式还要挖掘审美内涵。艺术作品最终还是要追求艺术价值和真情实感。不以市场效益为目标,但要为观众着想,用观众喜欢的方式宣扬爱的主旋律。
(作者为剧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