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

    天山南北绽新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兵地融合 共同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蒋永峰 光明网记者 刘家铭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9日 02版)

        这支部队不穿军装,却肩扛武器,守卫着祖国漫长的边境。

     

        这支部队能工能农,是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造者,更是新疆的稳定器,先进文化的大熔炉。

     

        60多年的团结生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新疆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成为新疆稳定发展的坚强基石。

     

    兵地互助鱼水情

     

        第八师有14个农牧团场与沙湾县、玛纳斯县和克拉玛依市的乡镇相互嵌入,毗邻耕种,同饮玛纳斯河水,结成了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

     

        他们发挥现代农业新技术优势,积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136团主动帮助克拉玛依市小拐乡发展节水滴灌技术,先后派出干部和技术员到小拐乡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多年努力,使小拐乡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棉花亩产从100多公斤提高到了300多公斤,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为共同抵御雹灾,两地再次合作。2002年136团“人影办”与克拉玛依区气象局达成《小拐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合作协议》,共同编织防雹网,使得小拐地区近几年来没有发生一次严重的雹灾,极大地减少了雹灾对农作物的危害。

     

    文化融合暖人心

     

        今年的春节晚会,是第十三师红星一场和哈密市陶家宫镇合办的,兵地双方的职工群众一起走上舞台,各族群众喜笑颜开。黄田农场、大泉湾乡、红星四场、中铁九局联合举办“共筑共建同心融合”文化活动,设计了歌手大赛、手工艺品大赛、趣味运动会等7项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兵地文化共建真正融合到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第二师师属各级学校主动与周边县市、乡村着力在双语教育等方面做好试点示范。在师属中、小学校与中职学校就读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区学生占就学总人数的20%。师属重点中学华山中学主动担责,与部队、焉耆县、和硕县、库尔勒市、若羌县等地中小学校签署协议,接受地方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前来观摩、交流;派出人员赴若羌县中学援教两年进行深度帮扶。

     

        第三师医院不断更新设备,提升水平,方便了当地百姓就医就诊。他们与喀什市民族幼儿园、喀什武警消防中队等单位共建结对子,上门为库木代尔瓦扎街道办所辖居委会贫困老人义诊、赠送药品,为武警消防中队、地区边防支队、红旗拉甫口岸、喀什市八派等单位义务体检、免费培养医护人员。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广东援疆专家来三师医院帮带,提高了三师医院的整体医疗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喀什地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提供了方便。

     

    民族团结谋发展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出发,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统筹推进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经济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对外开发等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经济协作,推动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优化整合。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与开发区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定位划分、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实践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祖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第十师与阿勒泰地区携手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活动,以兵地团结好、民族团结好为活动载体,以组织一次联席会议,共度一个节庆日,帮扶一户少数民族家庭,读一本民族团结、兵地团结的好书,宣传一批民族团结、兵地团结的典型为活动内容,与阿勒泰地区“六县二市”农牧民和职工群众开展民汉“一家亲”结对活动,数百名师市机关干部进连队、进社区、进基层职工家庭,共结对439对,开展融情活动365场次。

     

        昌吉回族自治州打破兵地行政界线,将师市各团场的城镇、交通、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纳入规划。在州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塔山牧场60年来没有高压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3000多名哈萨克族群众终于不再被限时供电,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第五师84团与周边乡镇签订劳务合同,每年地方乡镇的汉、回、维吾尔族劳动工近2500人活跃在团场的田间地头,成为团场农业生产的一支生力军。87团通过兵地农机互助,每年地方给兵团农机服务队伍每人带来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兵团给地方农机服务队伍每台机车带来的增收在6万元以上。

     

        加强兵地团结、促进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共同担负起发展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推进兵地团结和融合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各地州市县共同营造了“政策共用、经济共融、和谐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

     

        (本报记者 王瑟 蒋永峰 光明网记者 刘家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