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东莞,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烟囱林立、杂乱无章的世界工厂印象。然而,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东莞穗丰年水道,只见一条宽广的生态绿廊,水道两边还种植了无瓣海桑、桐花、草海桐、秋茄、拉光木等红树林植物,以及莞草、马蹄、菱角、慈姑等特色植物,还有假萍婆、黄槿、火炬树等耐盐碱植物,各种植物有机连成一片,形成优美水乡景观——“海上森林”。
往年“污妹”变“丽人”
据东莞水乡委负责人介绍,穗丰年水道源自东江的南支流、贯穿沙田南北,与沙田淡水湖、南环河相连。该水道自北向南分为水韵段、景观段、乡野段和临海段,全长约14公里,最宽处达252米,最窄处约49米,总面积约157.9万平方米。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和水系内鱼虾繁育,还原生态系统,吸引迁徙候鸟回归在区内觅食、栖息、繁衍,重现“曲水芦苇荡,鸟憩红树林,江舟渔歌韵,人鸟乐游悠”的美景。
仅仅在几年前,穗丰年水道周边还有33家重度污染企业。随着种养殖业发展、围垦活动增加,穗丰年水道北段逐渐淤塞,与其他水系的连接断开。作为两个经济欠发达村穗丰年村与西大坦村的界河,穗丰年水道大部分呈现“野生”状态。东莞坚持可持续的水系治理,通过“清源、疏浚、治污、防洪”四大工程,30多家重度污染企业全部搬迁至电镀、印染专业基地实行集中管制,在线监控,畜禽养殖业清理率达100%,建设4个污水处理厂,建成113公里的污水管网,目前穗丰年公园的水体基本达到三类标准。
疍家文化成独特品牌
“穗丰年水道的美景吸引了八方来客,我们要设法擦亮独特的沙田疍家文化品牌。”东莞沙田镇穗丰年村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说。疍家文化中的咸水歌、水上婚礼习俗已经申报成为广东省、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沙田也获得了“中国水上民歌之乡”称号。沙田镇委员会党委委员许松柏表示,要将疍家文化与穗丰年湿地建设相结合,建设疍家文化生态圈,打造岭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疍家原生态环境保留较完整的疍家文化传承地。
“我们的目的是还原当时疍家人的迁移历史以及独特文化,重新塑造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许松柏告诉记者,穗丰年水道工程设计了“祭海潮歌”“载月渔归”“咸歌觅贝”“江舟唱晚”“咸田水韵”“疍艇花海”“芳草水寮”等景观,再现疍家先民出海捕鱼、登舟上岸、拍围筑田、咸水耕种、疍歌传情等历史风俗。
“正是由于穗丰年水道建设具有重大的文化历史意义,东莞市政府决定在穗丰年水道附近打造12.6平方公里的美丽幸福村居示范区及中国水生态环境示范区。”许松柏说,这片区域有6个行政村,仍主要以低价值农业为主,立足把低价值农业转化为高价值农业,改善村民的生活。
田园式观光最宜人
天气晴好,水道两岸边绿草茵茵,临水架设的木栈道迤逦向前。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前来栖息的白鹭等水鸟及其他野生动物逐渐增多,甚至濒临消失的蟛蜞、弹涂鱼、立鱼等原生态物种也明显增多。穗丰年水道正在成为市民、游客摄影、休闲的理想去处。
除了水道中的游船,两岸还规划设计景观路9.8公里,可供机动车和自行车通行,市民可骑单车,沿着河岸,不间断地从杨公洲骑行到南部的西大坦。许松柏向记者介绍,穗丰年水道建成后,两岸会种植水稻等部分疍家人时期的农作物供游客体验观赏,并促进发展商贸旅游产业。穗丰年湿地还计划打造约3200平方米游客服务区,满足游人健身、休闲、集会等不同的需求。目前长28公里的公园配套景观路与美丽幸福村居道路形成无缝对接,将成为市民游憩娱乐的新热点。
旅游规划专家为沙田量身打造三大休闲体验特色:体验疍家风情,将在河道设置疍家女划舟劳作歌唱项目;在岸边建设疍家茅寮和传统美食街,供游客食宿;引入黄唇鱼养殖等一批优质项目,让游客体验田园生活。
民生工程提升村民幸福感
在穗丰年水道旁边,记者看到一片片漂亮的安居小区,村民自豪地告诉记者那就是安置区,因征地而搬迁的农民全部“洗脚上楼”,民生工程的建设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穗丰年湿地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拓宽了村民的就业创业渠道,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针对湿地内民居大多沿河零散分布、环境卫生较差等现状,沙田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扎实推进7个村居更新,并围绕生态港湾新城建设,将湿地和镇港的阇西山串联成片,让村民享受到美丽的山水自然景观。为妥善安置好9个村1万多名拆迁群众,沙田镇特别沿水岸高规格、高标准建设4个拆迁安置区,保留了村民沿水而居的生活习惯。
穗丰年湿地建设运营后,土地产出效益提高了,土地租金增值率超过200%,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增加了;村民从事旅游服务经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批投资总额约589亿元的大型优质项目也在此地落了户……令人欣慰的还有,通过环境的改变,村民的文明素养也随之得到提升。
(本报记者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