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5日 星期五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整理出版获重大推进——

    “北大简”再推10种古书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5日 09版)
    第三卷赵正书复原图局部 资料图片

        “北大简”的整理和出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继2012年底出版第二卷《老子》后,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又获重大推进——9月23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三、五卷在沪首发,包括10种古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009年“北大简”的回归,被学界公认为继马王堆汉墓帛书后发现的又一重大文化宝藏。3346枚竹简,包含17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这些古书或是亡逸已久,或是独具特色,它们保存了汉代贵族阅读典籍的原始面貌,对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价值。

     

    迄今发现存字最多的《苍颉篇》

     

        记者了解到,这批竹书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组织专家整理和研究,按照《汉书·艺文志》对古书的分类顺序编为七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推出。已出版的四卷,北大方面集中了朱凤瀚、李零、赵化成、阎步克、陈苏镇等知名专家和韩巍、陈侃理这些中青年学者,组成专业团队负责整理编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则集中了多个编辑室的力量,由多位富有经验的老中青编辑从拍摄照片开始全程参与整理及出版工作。

     

        该书第一卷为《苍颉篇》,是一部失传已久而深受学界重视的重要字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告诉记者,北大简本是迄今发现存字最多的《苍颉篇》。经缀合后,有完整竹简63枚,残简18枚,每枚简写满为20字,现存1300余字。

     

        特别重要的是,此前诸简本《苍颉篇》由于残甚,其如何分章,每章字数是多少,各章有无题目等均不能确知,而北大简本则有保存完整的章,每章末皆标明字数,其少者“百四”(即一百零四),多者达到“百五十二”。不仅如此,从北大简本还可知,此书同一韵部可以有若干章,同韵部各章是相连编缀的,并且各章均有题目,用每章前两个字作标题,分别书写于各章开头的两枚简上端,与已发现的秦简中文章标题的写法相同。由此看来,北大简本《苍颉篇》较多地保存了秦代的文本格式,不是西汉时“闾里书师”的改编本,与《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皇家藏本属于同一系统。

     

        朱凤瀚说,由于北大简本《苍颉篇》保存文字较多,且结构相对完整,从中可以较深入地了解到这部字书的句式与文字排列方法,体会它对后世各种字书编撰的深刻影响。北大简本《苍颉篇》的发现,使这一失传八九百年的著名字书之面貌初步得以明朗,对于中国文化史、教育史、文字学、音韵学与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无疑都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诸子争鸣 证经补史

     

        第三卷收录《周驯》《赵正书》《儒家说丛》和《阴阳家言》四种子书。《周驯》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著录但早已亡佚,北大简本《周驯》分为十四章,采用“周昭文公”于每月“更旦之日”(初一)和“岁终享贺之日”训诫“龏(共)太子”的形式,通过讲述古代圣主贤君的故事来阐发治国为君之道。该书的重新问世,让西汉国家藏书中的一部重要典籍失而复得,使人们对汉人眼中的道家有了更加真切而丰富的认识,也将引发学界对早期道家学派面貌的新一轮讨论,推动战国秦汉思想学术史研究走向深入。《周驯》讲述的一些史事,如吴王阖庐之墓被越人盗掘、秦献公死前废除以庶子殉葬之制等,都是传世文献未曾记载的,为研究先秦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竹书《赵正书》主要记述了自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程途中病亡,秦二世继位后诛杀诸公子大臣,直至秦亡国的历史过程,与《史记》互相参证。书中称秦始皇为“秦王赵正”、秦二世为“秦王胡亥”,说明作者不奉秦朝为正统,有可能是六国贵族之后裔所作。书中在一些重大史事的记载上与《史记》差异很大。例如,《赵正书》说秦二世胡亥之继位是由秦始皇死前认可,而非李斯、赵高等人密谋篡改遗诏;赵高是被秦将章邯而非子婴所杀。这些都未见于传世文献,可见关于秦末历史,汉初已有多种不同的记述流传。

     

        《儒家说丛》现存11简,虽残缺较多,但仍有助于了解儒家典籍文本演变的情况。《阴阳家言》以顺应天时为核心,用自然规范人的活动,则反映出当时思想界的一个重要侧面。

     

    汉代数术的集中展示

     

        第五卷收入《节》《雨书》《揕舆》《荆决》和《六博》五种数术类古书,多为首次发现,每种篇幅不大,却各具特色,集中展示了汉代数术的面貌。

     

        《节》篇记载典型的阴阳时令学说,讲阴阳、刑德这些元素在一年中的八个时节如何运行和消长,各有哪些人事宜忌。《雨书》反映古人对晴雨规律的认识。《揕舆》即今人所说之“堪舆”。“堪舆”一词在唐以后主要是指风水术,但在汉代是指一种主要用于选择时日的数术。从清代开始,就有学者怀疑“堪舆”的含义在历史上发生过变化,北大简《揕舆》使得这个怀疑成为定案。《揕舆》除了记载堪舆术的内容和方法,还收入多个战国时期楚国的占例。名叫许尚的占师运用被称为“帝颛顼之术”的堪舆术为楚国王室、贵族占卜,并且最终应验。这些例子不仅说明汉代的堪舆占法可能是来源于楚地,对研究战国时代楚国的历史也有参考价值。《荆决》记载了流行于楚地的一种使用算筹简易占法。《六博》则是利用模仿宇宙结构的博局棋盘来占卜吉凶。

     

        朱凤瀚介绍,目前整个“北大简”出版计划还有三卷:第四卷包括《反淫》《妄稽》两种文学作品,是极为罕见的发现,将于年内出版,至此《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部分(一至五卷)将全部完成;第六卷包括三种“日书”类的数术书,共有1000多枚简,可谓此类文献中的集大成者,第七卷则是包含180多种病方的医书,是医学发展至汉代的一次重要总结,后两卷争取在2017年前陆续推出。

     

        (本报上海9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