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4日 星期四

    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合作大有可为

    作者:郑启荣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4日 12版)

        当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向前促进了世界整体快速发展,使得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全球问题也更加凸显。对全球治理机制体制进行相应调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两国未来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相互合作,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20多年里,国际社会对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取得了一定共识,采取了一些共同行动,提出了动员国际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全球治理的目标。但是,到目前为止,全球治理取得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最初希望解决的全球问题,包括消除贫困、环境与粮食危机、可持续发展等,依然困扰着国际社会。现在,全球治理的领域、议题及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气候变化、生态问题、能源危机、恐怖主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日益严峻,地区冲突、难民危机、传染性疾病肆虐等严重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灾难性影响,进一步暴露出现有的缺陷及全球治理机制的缺失。

        全球化使当今世界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全球性挑战所具有的跨国性与关联性对世界各国利益都带来巨大影响。各国普遍认识到,应对和解决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加强各个层面上的合作与协调,寻找更具可行性和包容性的办法,开展全球治理。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在应对全球问题的挑战和推动全球治理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在全球治理的若干重要领域,中美双方建立或规划了常设性的对话和制度化安排。中美双方在双边及联合国框架内参与全球治理,在朝核、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反恐、防扩散、气候变化、能源、粮食安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打击海盗、抗击埃博拉疫情等全球性问题上,开展富有成效的协调与合作,发挥关键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带动了其他国家尽快提出有力度的行动目标,为今年年底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达成一项成功的全球气候协议铺平道路,也在全球治理领域树立了一个合作担当、承担起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典范。两国还加强了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进行建设性合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实践表明,尽管中美在诸多国际政治议题上存在分歧,但两国在全球治理的若干领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可持续性强的合作模式,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诚然,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未来国际秩序的看法也存在差异,但这不影响双方共同的国际责任,也不妨碍双方在各领域有效的合作。中美在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积极开展全球治理方面上有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中美应超越分歧,共同致力全球治理的艰巨任务。同时,两国应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加强合作,推进全球治理的新途径。

        70年前,作为二战战胜国,中美两国携手各国共建以联合国为核心、《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确立了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提出了主权平等、集体安全、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为二战后世界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70年过去了,联合国作为世界最大、最权威国际组织的地位没有改变,联合国仍然是代表绝大多数国家利益、协调各方的一个重要国际合作机制。今天,在应对有关的全球性问题、开展全球治理方面,中美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着共同责任。联合国可成为中美合作开展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中美双方面临的共同威胁在加大,两国的共同利益超过了分歧。中美双方应当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着眼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全面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意义重大。此次访问不仅将推进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中美双边合作奠定更坚实基础,还将超越双边关系,对推动全球治理的进一步深入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系外交学院副院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