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

    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

    ——看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如何跟进学生需求育人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包海霞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1日 06版)

        9月初,常州大学迎来了新学期,而本该从大三升入大四的华罗庚学院122班学生张威,并未到校注册。头顶“常州大学首位提前毕业并到境外攻读硕士”的光环,此时的张威已在香港中文大学开始学习。

     

        学霸、科研达人、三年时间获得198个学分、同时被两所香港大学录取……这些都是同学们对张威的了解。当初,张威考入常州大学,成绩在新生里并不拔尖。“环境固然重要,但自身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然途径。”张威的一句话道出了成功的关键,也引起了记者对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的好奇。

     

    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和学术氛围

     

        2012年12月18日,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专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47名2012级新生通过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成为学院首批学生。教育改革的“特区”,这是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对华罗庚学院的定位。学校每年都会招收3500名左右的新生,每个人的定位都不同,如何因材施教是学校关注的重点。

     

        “华罗庚学院实行小班教学,分为化工材料和机械电子两大类。前两年不分专业并按照专业大类进行统一培养,后两年实行专业培养的方案。”华罗庚学院副院长李忠玉告诉记者,大类学科培养模式,可以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比如化工大类班的学生学习的是化学、化工、生物和材料等知识,培养的是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虽然身为班长和华罗庚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但华罗庚学院131班学生吴炳泉并未放慢前进的步伐,“身边都是学霸,你不学习就会被比下去,而且华院实施的是‘淘汰制’,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局’。”

     

        “当然,学院并不是一味强调‘淘汰制’逼迫我们学习,更多的是创设各种‘福利’,让我们主动去探索。”华罗庚学院121班学生丁超颖介绍,自己能够自由免费选修全校所有校级以上精品课程,修读第二专业所有课程;每学期一次的院士面对面、两周一次的学子沙龙、每周至少一次的实验室讨论等学习和学术熏陶,让自己找到了进取的方向。

     

    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全方位便利

     

        “在华院,老师帮我们找辅导老师‘开小灶’都不算个事。曾经,学院看我们热衷于数学建模,而校内只有数学建模协会一个学习平台,便特意开设了一门‘数学建模’选修课、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满足我们的兴趣爱好。”华罗庚学院122班学生郁秋华告诉记者,结果,数学建模不仅锻炼了数学思维,还提高了我们查资料、写英语论文、编程的能力。

     

        “提前判断效果、及时介入帮助”,是华院开展学生工作的秘籍。为此,学院实行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前两年,给每位学生配备1名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给每位学生配备1名学术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选导师的时候,学院不是随机分配,而是会提前请各个老师过来,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全面了解后,实施双向选择。”张威坦言,因为跟着导师张继做研究,自己才拿下了国家、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借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从而得以提前毕业。

     

        “虽然是侧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学生的‘兴奋点’有所差异,学院要做的就是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全方位便利。”李忠玉介绍,学院在安排夏令营的时候,都会提前跟学生一对一座谈,了解学生的需求之后,进行模块设计,最终交给学生自主选择。

     

        在华罗庚学院管理层看来,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多元,学院要培养的不是只会学习、做科研的人才,更要追求学生们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的协调发展。“为此,学院特意设计了荣誉项目,分为道德心理素养、人文领导素养、实践创新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素养、国际竞争力5个板块,每个板块下设子栏目,并配以相应学分。”华罗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安宁告诉记者。

     

        “目前,华罗庚学院正在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课程提升至深度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高度,从知识培养转至能力培养。”在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看来,华罗庚学院的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更为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包海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