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乡愁可能是山脚下的曲曲小路、村口弯弯的溪流。然而,曾经,家门口的溪流又脏又臭,难免让人也有一番“生态留不住,何处觅乡愁”的忧伤。
去年以来,厦门市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以统筹为手段,对山、水、田、林、路、村庄等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理,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如今,厦门乡村河道宽阔、水体清澈,河岸边的湿地公园成了鸟儿的天堂,生意红火的乡村农家乐与旅游景区交相辉映,“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百姓富”到“生态美”
一年前,记者寻访了官浔溪最上游的凤南农场。彼时,官浔溪处在一片养猪场的包围中。为了截污,同安正在力推生猪禁养。至今记得当地一养殖户的一番肺腑之言:要不是为了生计,我们也不想养猪。天天生活在养殖场周围,苍蝇多到可以用筷子来夹,又脏又臭,孩子们也嫌弃,都不爱在家住了。
为此,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研究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并指出:要让区域内的生产、生活、生态各要素互相协调,相互促进,让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他认为,小流域治理不能只堵不疏,一定要因势利导,充分考虑群众生活生计,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逐步向现代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统筹“生态、生产、生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不是《桃花源记》,而是海沧的大曦山。前不久,因其宜居的优势,海沧大曦山跻身“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成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
大曦山生态环境再升级,得益于过芸溪流域的综合治理。据了解,自过芸溪被确立为厦门小流域治理试点以来,对山、水、田、林、路、村庄等进行了系统性综合治理,着力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带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
“过芸溪小流域治理,治理的不仅仅是‘水’,而是以‘水’为抓手,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做足‘百姓富、生态美’的文章,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民富’、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海沧区过芸溪流域治理工作小组负责人告诉记者。
每条溪流都要“完美变身”
湛蓝的天空下,细长的碧水犹如一条蜿蜒向前的长龙,在郁郁葱葱的青草地里时隐时现。黄牛嚼草,白鹭戏水,清澈的水面倒映出沿线的红砖古厝,清脆的流水声与岸边人们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这条溪水,名叫“九溪”,已经在厦门翔安的土地上流淌了千百年。
虽然自古以来九溪以美著称,但在年复一年向前奔流的过程中,溪水里也蕴藏着危机——源头水源不足,上游畜禽污水随意排放,中游遭遇工业污水,下游水葫芦堵塞河道。剑指这些“顽疾”,厦门市拉开一场治理九溪的战役,在潺潺溪流沿线全方位铺开。
翔安区副区长黄运介绍,九溪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项目涉及河道清淤、畜禽退养、控源截污、景观提升等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系统性高,治理难度和任务都十分艰巨。厦门各级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和“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的要求,推动九溪一步步地“完美变身”。目前九溪挡潮闸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内田溪示范段(内田水闸至坪边水闸段)项目已基本完成。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