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0日 星期日

    炫彩科学亲近百姓

    ——夜访2015年全国科普日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网记者 战钊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0日 03版)

        19日晚,北京鸟巢内的巨大“幕布”上,“全国科普日”“科技成就梦想”等炫彩大字轮番映照在钢结构体建筑上,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空地上,以蛟龙号、和谐号动车、天宫一号、嫦娥三号等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为原型做成的氦气球已经飘浮在空中,志愿者们牵着氦气球与数辆花车、小学生方队组成的科技巡游队伍正等待着进场表演。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以“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为主题的2015年全国科普日19日在京启动。来自北京安贞二小五年级的孙鸣宇和妈妈特意赶来参加夜晚的科普活动,作为主办方特邀的幸运观众,他们能够对科普日的活动先睹为快。19点整,水立方与鸟巢之间的喷泉冒出水花,水立方上立刻出现了“科技成就梦想”的绿色激光大字,孙鸣宇兴奋地指着那行字喊:“以前没有这个,鸟巢上的字以前也没有。”

     

        孙鸣宇告诉记者,他是科普日的“常客”,父母几乎每年都会带他来参加活动。孙鸣宇扬了扬手中捏着的一叠画册,“我最喜欢的是机器人展台,可以自己组装机器人。”“快看,那个是天宫一号,那个是嫦娥三号。”话音未落,他的视线立刻被不远处的科技巡游吸引了。

     

        “今年真刺激,夜里灯光特别‘炫’,对我们小朋友是特殊的体验,活动也比以前丰富,特别能长知识开阔眼界……”看完巡游,孙鸣宇又开始滔滔不绝一一列举自己印象特别深的展品。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普日的确比往年规模大很多,开幕活动移至鸟巢和水立方之间,将鸟巢和水立方纳入了活动会场中,整个活动场地较以往都大,占地面积达两万平方米,会场设置了“科技托起中国梦、感触互联网+、乐享E生活、成就万众创新”四个板块,将开展科技巡游、走进智慧生活、炫彩科普中国、感触科学、科学嘉年华、创客运动会、科普快闪展播等活动。

     

        在活动的主会场内,来自中科院、央企、知名院校等98家机构的184个科普互动体验项目正迎接着观众,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瑞士大学、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等23个国家及澳门、台湾地区的37个科技组织带来的50个互动体验项目也已就位,这些项目包括来自美国纳米协会的纳米材料、纳米食品、纳米工具展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理解空气”展览,德国的火箭发射项目,以色列理工大学的“从想象到创新大赛”等,来自国外的科普“大咖”们正在调试设备,精彩纷呈的国际“科学秀”即将上演。在占地1400平方米的未来创客城堡内,坦克大战、生物医学实验室、机器人DIY、3D创意工坊等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了很多提前进入场地的幸运观众,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竞相体验着这些新奇好玩的科普项目。

     

        在“炫彩科普中国”区域,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各子项目承担单位参展。其中,光明网设置了以“科学·启迪”为主题、莫比乌斯环为设计理念的展台,通过播放“科技名家风采”视频节目,与大师“合影”,以及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将科学精神渗透进每个参观者的心灵。

     

        据了解,19日仅有1000余位幸运公众得到了先睹为快的机会,20日—25日,全国科普日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科普日活动期间,来自德国、法国、埃及、土耳其等14个国家的22位代表还将参加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围绕信息化科普、商业化科普、科普与人文艺术的融合等主题展开探讨。另外,该协会还将在科普日期间启动“科研创新核”项目,该项目呼吁科研创新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希望通过科研机构及项目的改革来实现负责任的科研创新,为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的子项目。

     

        除了北京主会场的活动,全国各地还同期开展了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科普惠农、科普开放日等过万项丰富多彩的活动,130多个流动科技馆和800多辆科普大篷车也分赴各地,将缤纷有趣的科普项目送到边远地区,让那里的老百姓也能“亲近”科学。

     

        围绕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信息新技术开展的科普活动同期也在全国各地开展,公众将能体验到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娱乐、智能交通等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捷,从而了解科技创新对未来产生的巨大影响。全国科普日活动自2004年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11届,参与公众超过7万人次。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詹 媛 光明网记者 战 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