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9日 星期六

    《专家访谈》

    媒体融合技术应用不能离开业务牵引

    ——访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

    作者:光明网记者 郭佳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9日 07版)
    云技术为其他媒体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

    资料图片

        记者:您觉得技术和内容在媒体未来发展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姜奇平:媒体融合有技术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变化。技术融合决定了新的媒体内容,媒体服务方式也随之变化。例如互联网技术催生了自媒体内容的产生,读者从内容的客体变成了主体。顺应这种变化,媒体服务就要从单向服务向互动服务以及自服务的方向改变。反过来说,内容对技术也具有反作用。例如“新新一代”追求感性、时尚,这种内容上的需求,让那些更加诉诸感官的多媒体技术、可穿戴技术得到了更强的发展动力。

     

        未来发展总的趋势,一是更强的信息技术带来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多样的信息通道。有人统计过,同等面积的内容,图片比文字的信息量要大九倍。传统媒体以往不太重视的视觉因素在当代内容表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二是更强的智能技术带来更高的内容附加值。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原始数据更好地加工成高价值信息,针对个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将会成为内容高端服务。

     

        记者:如何在以内容基因为基础的传统媒体培植技术基因?

     

        姜奇平:培植技术基因不仅仅在技术本身,而是要以内容基因为基础决定用什么技术、怎么运用技术,最终怎么转变媒体服务方式。举例来说,当前互联网前沿出现了以个性化的内容服务(APPs)为代表的“应用替代”现象,论技术这属于媒体领域智能移动、云计算、语义网(WEB3.0)等技术的融合,而技术上的融合,源于“平台+APPs”的新媒体服务模式的创新。内容服务(APPs)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个性化内容这一需求变化在牵引。

     

        传统媒体培植技术基因,第一步要从单纯技术观点转向应用主导的观点;第二步,光应用还不够,还要以转型来引领,使应用得到深化。转型就是转变媒体服务方式。离开了业务的牵引,技术就是盲目的,有技术基因也无用武之地。现在技术已经很普及,不是缺少技术,而是缺少对技术的善用。

     

        记者:媒体融合技术发展目前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

     

        姜奇平:第一,当前媒体融合技术有从媒介技术向应用技术发展深化的趋势。除了人们已经比较熟悉的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移动技术、可穿戴设备技术等媒介技术之外,大数据、云计算等增值应用型技术正日益成为主导的技术。例如,云技术向云服务深化,并形成共享经济模式,对版权模式造成冲击。

     

        第二,媒体融合技术有从横向融合向纵向融合演化的趋势。媒介技术只是端技术,其发展带来的主要是媒体横向融合,只是表现在多媒体、多终端的融合之上。而“云管端”技术(“云”是云服务,“端”是智能终端,“管”是连接“云”和“端”的各种设备)的一体化正从通信领域向媒体领域发展,其带来的是媒体的纵向融合。 (光明网记者 郭 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