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9日 星期六

    “网闻”问切

    “换头术”的疑问与猜想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进中 张士英 朱伟华 本报通讯员 乔蕤琳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9日 04版)

        “网闻”回放

     

        日前,有媒体报道,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宣布:两年内将完成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并宣布这一手术将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率领的医疗团队一起合作,称这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将于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

     

        “换头术”,一个疯狂的想法,也是一项科学技术难题。9月18日,针对这项手术所引发的一系列疑问和猜想,记者专访了任晓平。

     

        手术时间地点暂不能确定

     

        “媒体报道2017年要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做手术是不准确的。就目前的研究实验来说,手术的时间和地点暂不能确定。这个项目处于刚刚启动阶段,还有大量的临床前实验要完成。”采访伊始,任晓平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强调说明。“之前的报道,对卡纳维罗的说法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他想表达的是在资金、技术和团队力量都成熟的情况下,至少还要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临床前实验,而实验能否顺利即按预期结果,尚无法确定。这样报道在给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容易给病人一个错误的导向。”任晓平说。

     

        任晓平介绍,手和头在医学上被认为是复合组织——由上皮、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构成,相对于单一组织的器官,复合组织的排异反应特别强,很多抗排异反应药物都无法控制,手术成活率很低。

     

        20世纪90年代,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为临床手外科医生攻克这一难关创造了条件。现有药物能够控制复合组织移植排异反应,使其和普通脏器一样在移植后长期存活。任晓平1996年赴美国研修,全程参与了全球第一例手移植术的筹备和实施。此后不久,复合组织的另一代表性器官——面部的移植也得以完成,于是,医学界开始有人试图挑战头移植手术。

     

        2012年,任晓平回国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始组建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横跨基础、临床、理工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始对动物头移植手术进行尝试,并不断发表该研究领域的阶段性成果。

     

        “去年,卡纳维罗医生在网上看到了我发表的研究成果,给我发送电子邮件,表达了想合作的意愿,今年我们两次见面,深入探讨了相关学术问题,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希望通过这次机会,集全球有志该领域研究的科学家,启动这一极具挑战和医学前沿的领域,这将使我们国家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航者,同时会带来许多始发性科研成果。”

     

        成功实施手术要攻克三大难题

     

        “‘换头术’在医学上被称为‘异体头身重建术’,需要在深低温和麻醉状态下双双从颈部斩头,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颈部的血管、神经和肌肉进行精心解剖,用极锋利的钻石刀或纳米刀迅速地切断脊髓,将受者的头和供者的躯体的颈部断面放置在一起,无缝对接中枢神经、脊髓、血管、肌肉,保证新的生命不是徒有呼吸支撑生命,特别是最大程度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而非瘫痪的身体。”任晓平表示,“头移植是21世纪刚刚启动的新领域,也是一个医学领域公认为终极难度挑战的难题。”

     

        任晓平认为,要成功实施这个手术要解决三大难题:

     

        首先是中枢神经再生问题。主流医学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组织,也就是说,中枢神经细胞从生到老逐渐减少,不像其他组织细胞一样可以再生。手术中中枢神经被破坏,是否能够重新连接好传达大脑中枢的信息,在新的身体上能否发挥功能,是通过PEG(聚乙二醇)黏合剂结合电刺激还是干细胞或者其他生物因子,目前在实验上还没有最后的突破及临床转化应用。

     

        其次是免疫排异反应的问题。因为头身重建的特殊性,涉及复合组织的重建和中枢神经功能的保护,在重建之前我们必须回答和解决脑中枢神经是否是一个免疫特赦区,是否能够被目前的复合组织免疫治疗药物有效控制,选用何种方法抗排异效果会更好,术后又如何有效监护和评价这一特殊“器官”,这些仍需在实验中寻求结果。

     

        再次是人体大脑的低温保存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问题。一般认为,常温下大脑耐受缺血的时限是四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就有可能会因缺氧缺血而坏死,大脑功能的丧失就会直接导致手术的失败以及新生命的“瘫痪”。

     

        科学常走在伦理之前,医学意义不可估量

     

        针对这项手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任晓平认为,伦理学是一门行为规范科学,行为规范就是我们有行为才有规范,在取得技术突破前,伦理方面的争议也会一直存在,但医学不会因此停止发展。如果移植成功,伦理学界自然会有相应制度来将它规范化,这是医学进步的必经之路。“医学发展历史上,有很多重大临床技术的突破,科学常走在伦理之前。我想时间和历史会证明一切,因为科学的进步是无法阻挡的。”

     

        “此项手术是目前医学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它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若手术成功,意义绝不是单一治疗疾病,它对未来人类医学的意义不可估量。”谈及此项手术的意义,任晓平特别强调指出。对此,他进行了具体说明。

     

        从医学角度看,若手术成功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例如俄罗斯志愿者,他的身体状况比较糟,但是大脑健康,如果手术成功,他将变成一个健康的人。

     

        从国家层面看,如果我们站在国家这个平台上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将解决我国相应医学专业领域很多难题,有助于相关领域攻克医学难题,将极大加快我国医学的进步,提升我国现代医学的软实力。“目前,我正在申请国家课题,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和重视,加强此项研究的科研力量。”任晓平说。

     

        另外,任晓平最后表示,衰老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趋势,人口老化已成为全球正面临的挑战问题。从理论上及科研上讲,如果给身体衰老的生命换上一个年轻健康的身体,那么健康的身体可以让衰老的头重新年轻起来,因此这项研究如果获得成功也会促进人类进一步认识延长人类寿命的机理,这将会对解决人口老化问题作出极大贡献。 (本报记者 张进中 张士英 朱伟华 本报通讯员 乔蕤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