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9日 星期六

    从“大熔炉”到“沙拉碗”

    ——英国的移民与多元文化社会

    作者:张剑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9日 12版)
    林顿·克威希·约翰逊
    卡罗尔·安·达菲

        1

     

        英国现任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Carol Ann Duffy)在《综合学校》(1985)一诗中描写了七位学生,他们分属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宗教信仰,其中有英国本地居民,也有来自非洲、印度、加勒比海和香港的移民。英国的教育部门希望他们在综合学校同堂上学,相互成为伙伴,建立友情,为成人后和谐地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打下基础。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些学生各自有自己的圈子,各自有自己的打算,各自有自己的难处。来自非洲的同学因为不能融入新的环境而痛苦;来自印度的同学因为不吃猪肉而凸显其身份差异;来自亚洲的同学因为英文交流问题没有领到营养餐;来自英国本土的同学因为这些外来户占用了学校资源而闷闷不乐;一个英国女同学爱上了从印度移民过来的小伙,但是由于社会压力不敢继续;还有一个英国同学觉得在英国没有未来,打算移民澳大利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人的肤色也像美国人一样,逐渐在发生改变。英国的移民主要来自前殖民地,如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香港;加勒比海的牙买加、海地、格林纳达;非洲的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赞比亚等。除了接受劳工,英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接受过来自德国和俄罗斯的犹太难民,来自越南、柬埔寨、塞尔维亚、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格鲁吉亚等地的战争难民,目前正在考虑接收来自叙利亚和利比亚的难民。英国的移民群体还包括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然后留下来工作和生活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以及在英国成为科学家和职业人士的世界各地的高级知识分子。如今,英国的大都市如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等的人口都不是由单一民族构成,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英国社会也像美国一样,逐渐成为一个多种族的国家。

     

        移民跨过国界很容易,但跨过种族和族群思想的边界很难。他们多数人来自第三世界,无法真正融入英国的生活。他们曾经将英国视为“人间天堂”,到英国来寻求幸福生活,但是实际情况与他们的想象相差甚远。在20世纪90年代,雷盖配乐诗人林顿·克威希·约翰逊(Linton Kwesi Johnson)曾经写过一首诗歌叫《英格兰是只母狗》(1991),诗中描写了一位来自西印度群岛的黑人移民在伦敦的生活境况。他年轻时来到英国寻求优越的生活,但是却只能从事苦力一样的工作。他在餐馆洗盘子、在工地挖泥土,但是在接近退休年龄时,他却被解雇了。他辛苦了一辈子,却没有生活保障,这就是他所寻求的幸福生活。

     

        这些移民的子女,年轻的第二代移民,虽然出生在英国,接受英国的教育,讲英语,成为了英国公民,但在教育、就业、机会等方面往往得不到平等对待。他们往往又无法回到他们的“祖国”,因为他们所接受的西方教育与他们的“祖国”完全不同,他们甚至不知道哪里是他们的“祖国”。特别是穆斯林移民,由于文化和宗教不同,在英国的生活境况又差强人意,他们很容易受到极端思想的诱惑,甚至加入极端组织,对西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2

     

        全球化的资本流动和人口流动造成了今天的移民问题,而这种资本和人口流动实际上从16世纪就已经开始。全球探险、发现新大陆的大潮使欧洲人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在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惑。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描写了当时的欧洲海外贸易帝国威尼斯的全球贸易,以及这种全球贸易给威尼斯带来的种族问题。在15世纪,威尼斯依靠外向型经济建立了庞大的全球贸易体系,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商船走遍了全世界,为他和他的城市带来了繁荣和财富。然而,这种全球性经济活动也带来了夏洛克这样的犹太商人和外来人口。不同种族共同生活的社会必然会带来如今天的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种族摩擦和种族冲突。

     

        夏洛克在威尼斯靠放高利贷维持生活,他经受了外来人口所经受的歧视和压迫。在剧中,夏洛克对安东尼奥说,“你曾经无缘无故地骂我是狗,既然我是狗,那么你可留心着我的狗牙齿吧”。当被问道为什么非要安东尼奥胸膛那一磅毫无用处的肉,他说:“至少可以出出我这一口气。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我的亏蚀,挖苦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第三幕第1、3场,朱生豪译)。他固执地要求按照合同割下安东尼奥胸膛的一磅肉,其最终的原因还是文化冲突。

     

        当然,全球贸易和人口流动给威尼斯社会带来了焦虑和不安。作为外来人口,夏洛克的存在对威尼斯本地居民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他信仰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他被指挤占了社会资源,抢夺了工作机会,他的高利贷营生也被认为是损人不利己的经营模式。在法庭上,他被指责破坏了威尼斯的法律,阴谋陷害一个威尼斯公民的生命。作为惩罚,他将不但被没收财产,而且将改信基督教。

     

        社会变迁需要移民与原住民双方都要经过一个磨合的过程。达菲的另一首诗《北街的斯金纳夫人》(1990)描写了一个跟不上形势变化的老太太的困惑、不安和恐惧。她独自居住在北街,只有一只小狗陪伴。那里曾经有她熟悉的朋友和邻居,但现在四周都是陌生的“外来移民”,她不再需要戴上“假牙”,在街上微笑着跟熟人和朋友打招呼。那种田园式的英国社会,人人和谐相处,以诚相待的单一文化的社会正在消失。诗歌并没有责备老太太的不宽容,而是凸显了英国传统居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感受。社会变化如此快,以至于他们没有办法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

     

        这种不适应和困惑在极端形式下,可能造成极右翼思想的出现。“英国民族阵线”(British National Front)是一个盲目排外的种族主义极端团体,他们认为外国移民占用了英国人的福利,抢走了英国人的工作。他们主张收紧移民政策,阻止外国人进入英国。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还会使用暴力去伤害、亵渎、侮辱移民,在移民中造成恐怖气氛,从而迫使他们离开。林顿·克威希·约翰逊在《新十字路大屠杀》(1981)一诗中描写了伦敦布里克斯顿区的一场大火,夺去了14名黑人儿童的生命。由于报纸、官方等的隐瞒,大火的真相不得而知,然而这很有可能是一场纵火案,即种族主义“大屠杀”。

     

        3

     

        在今天的英国,移民占了人口的14%,在美国这个比例更是高达38%。有人预测,在2050年,美国的非白人人口将超过白人人口,而这种情形将引发种族间、文明间的冲突。英国和美国的种族研究都在产生这样的新思维,并且逐渐成为两个国家新的移民政策的思想基础。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移民要成为英国公民,必须学习英语,接受英国文化、英国生活方式、英国价值观。虽然英国移民程序没有美国那样的“宣誓”: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效忠美国、站在美国一边、维护美国的利益,但是英国的移民政策显然是鼓励移民改变自己,然后“融入”英国社会,以英国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接受英国的习俗和传统,成为一个“英国人”。这样的“同化”政策自二战以后在英国和欧洲推行了半个多世纪,大多数人在移民的过程中都必须跳进这个“大熔炉”(melting pot),被融化和同化之后变成一个新的公民。他/她最好是忘记从前是什么背景,从而接受一个新的公民身份。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这种状况逐渐发生了改变。由于个人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护,英国和美国一样,逐渐强调“多元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同化”。也就是说,移民来到这个国家并不需要改变其过去的生活方式、信仰、语言等文化因素。他们可以因工作和生活原因改变自己,但不会被强迫改变。这样,英国社会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价值观的群体并存的局面。现在的英国社会与美国社会一样,可以被看作一个“沙拉碗”(salad bowl),而不是“大熔炉”:即社会各个群体有权利保持自己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他们不需要被融化之后,组成新的民族,而是可以保持自己的颜色、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价值观等,从而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作者张剑,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