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8日 星期五

    他天天跟“死神”过招

    ——记上海仁济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薛松

    作者:本报记者 樊云芳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8日 05版)

        上海仁济医院心外科主任薛松,现年51岁,从医28年来,已主刀7000余台心脏外科手术,其中有很多是被同行称为“苦战、血战、死战”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

     

        今年7月1日那天,薛松像平常一样,上下午各做了一台大手术,回家端起饭碗时已是晚上8点多了。10点钟刚过,值班医生打来电话,说上午做的那个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术前病情很危重),现血液循环不稳定,出现了心衰症状。薛松撂下电话,火速赶往医院。

     

        凌晨12:45,他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医院回家。但怎么也睡不安稳,半夜醒来看挂钟,3:11,他给值班医生拨了个电话,回答是:病人情况还是不大稳定。薛松马上又赶回医院。在监护室,他在病人身边一直守护到早晨7点钟。

     

        睡觉是谈不上了,他直接去了办公室——新的一天,还有两台大手术等着他呢。

     

        “可是像这样一夜不睡,第二天上手术台不会犯迷糊吗?”记者很担心。

     

        “那不可能!”薛松斩钉截铁,“你不了解我们心外科的医生,不管有多疲累——甚至都累到头晕眼花了,但只要一站上手术台,立即就精神亢奋,脑子变得特别清醒、灵敏,目光锐利,手上的动作也分外利索、精准。”说完,他笑了起来,笑声朗朗,很得意,很开心,很自豪。

     

        护士长孙怡告诉记者:“像这样通宵抢救病人的事情,对薛主任来讲是家常便饭。我跟着他十多年了,10个大年初一,他都是一清早就来病房看手术病人,不看他哪能放心?那些最凶险的心脏高难手术,生死就在分分秒秒之间!他呀,天天在跟‘死神’过招呢!”

     

        薛松说,心脏外科手术中,难度最大、死亡率最高的,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以前,我国“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高达30%~40%,随着医学进步,国际上此类手术的死亡率已降至10%左右。而仁济医院心外科近6年由薛松完成的此类手术成功率达到97%,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已成了仁济医院心外科的“金字招牌”。但薛松还不断给自己加码。前几年他又提出:本科室要为心脏科急症病人一天24小时开辟“绿色通道”。所谓“绿色通道”,即只要医院急诊室送来急症病人,不管何时何种情况下,本科室的相关医务人员都要千方百计第一时间到位;对病人的病情第一时间作出诊断;第一时间作出处置(包括手术)。

     

        这些年通过“绿色通道”抢救回来的生命数以千计。2014年8月20日凌晨,一位69岁的病人从安徽转至仁济医院,病情非常凶险。薛松第一时间赶来医院。打开主动脉后,医护人员惊呆了:一个约5×3厘米的巨大赘生物盘踞在主动脉根部,其引发的脓肿已经烂穿主动脉右冠窦,造成了一个直径4厘米左右的缺损。薛松当机立断,在迅速清除病人的脓肿灶后,用自体心包做补片,修补主动脉壁缺损,然后置换主动脉瓣以及二尖瓣……历经4个多小时艰苦奋战,患者得救了。

     

        薛松走出手术室时,天色已经微明,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等待他的,是两台几乎同样凶险的大手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日站在手术台上,薛松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心外科医生,内心必须非常‘干净’,容不下任何‘灰尘’。” (本报记者 樊云芳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