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传承和弘扬中国地域文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4日 11版)
    陈进玉
    袁行霈
    詹福瑞
    李 岩
    邹逸麟
    荣新江

        编者按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下简称《通览》)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全国各地近千位专家学者历时八年通力合作完成,由中华书局出版。《通览》在时间上,上溯文化源头,下迄辛亥革命;在编撰体例上,按我国的行政区划各省区市各为一卷,连同港澳台共34卷,每卷分上编、下编,上编纵论历史,叙述文化发展历程,下编横分门类,介绍文化亮点、特色。《通览》的编撰,被认为是填补了我国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地域文化的空白,为中国绘制了首部大型的分省文化地图,也是一部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大型学术著作,体现了学术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在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的地域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会者还对中华书局出版《通览》予以了高度评价。本报对这次研讨会的专家发言作以下摘登,以飨读者。

     

        展示多元互补和多源同归的中华文化

    □ 陈进玉

     

        编辑《通览》这件事,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早有酝酿和准备,而正式立项是2008年12月。当时的想法主要是两点,一是发挥文史馆存史资政的作用,二是填补全方位梳理我国地域文化的空白。我们的报告上去后,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的马凯同志,很快作出了重要批示:希望通过精心准备,通力合作,使《通览》成为立意高远、内容殷实、史论结合、特色鲜明的传世精品。根据批示精神,我们立即着手组织中央馆和各地参事室、文史馆等单位抓好这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发表后,我们大家一致认识到编辑《通览》这件事抓对了,起步是早的,越看意义越重大。

     

        第一,《通览》的编辑出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示精神的一大成果。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我们编撰的《通览》上溯文化源头,下迄辛亥革命,是一部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大型学术著作,体现了学术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因此,《通览》的编辑出版的确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第二,《通览》填补了我国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地域文化的空白。《通览》为中国绘制了首部大型的分省文化地图,在编撰体例上是一大创新。中国历史上不乏研究地域文化的著作或篇章,如《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等。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将全国分为几个领域,以先秦的诸侯国名或古代的地名来命名,如河洛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等。还有的从考古学的角度,将中国文化分为几个大文化区系。上述种种著作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幅员辽阔,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在当前形势下确实需要一套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我国地域文化的丛书。因此,《通览》可谓应运而生,生逢其时。《通览》立足于我国当前的行政区划,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立一卷,香港、澳门和台湾也各立一卷。按当前行政区划来研究梳理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的空间布局及各自的特征,考察的重点放在各地文化的历史进程、特点、亮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力图论证各地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论述那些对当地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和重要人物。各卷采用编、章、节、目的编撰体例,每卷分上编、下编。

     

        第三,《通览》通过大量翔实的客观史实,生动展示了中华文化多元互补和多源同归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发展地域文化的根本要求,实质上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重和倡导多样性,才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否则势必导致单一、呆板、停滞和退化。历史和现实表明,尊重和倡导多样性,对今天的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太紧迫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当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智慧和审美,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行为、情感和性格中去,渗透到经济活动、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中去,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呈现出更加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我们期待着,无论是历史名城还是新兴城市,都应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城市建筑再也不要从南到北都是“火柴盒”式的高楼林立。我们还期待着,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传世佳作,使中华文明的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

     

        自从去年开始,《通览》有些分卷已陆续出版发行,各地纷纷召开出版座谈会。社会各界对《通览》的评价是正面的、积极的。有的认为《通览》是“一部高质量的文化史著作”,“创造了地域文化研究的新高度。”现在来看,《通览》有某种“传世价值”,也许是可以期待的。

     

        第四,《通览》的编辑出版是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精神同严格的学术规范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编辑出版《通览》,其投入精力之多、动员面之广、协调工作任务之重,在参事室、文史馆的工作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间,中央馆、地方馆以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皓首穷经、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乃至抱病操劳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室原党组书记、主任)

     

        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需要探索一条新路

    □ 袁行霈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一部多学科综合的学术著作,包括文、史、哲、考古、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技术、书画、工艺、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许多领域。

     

        从地域的角度谈论中国文化,我们有几个重点:

     

        一、把握中华文化的特点,这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融合了道家等诸子百家,并吸收了释家,而形成的极具包容性的文化。本书结合儒学在各地传播的状况,儒学教育在基层社会的生动资料,以及各地书院的历史,对儒家思想的普及发展加以论述,内容比较丰富。书中关于儒家的论述,如果单抽出来,或许可以成为一部以地域分布为特色的儒学史。关于道家和道教,结合各地道观以及民间信仰加以论述;关于佛教,结合各地的名刹古寺加以论述,成为本书的一个特色。此外,对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一些民间信仰在各地流传的情况,也有所介绍。

     

        二、既突出汉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又努力展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本书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描述覆盖面很广,不仅对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有专卷加以介绍,而且对其他少数民族也不忽视。我们突现了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描述了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突出了中国文化多源同归的特点。

     

        三、注意边疆问题,尤其是多年来被忽视的海疆归属问题,客观地描述了我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过程。关于钓鱼岛、南海诸岛,都以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在福建卷、台湾卷和海南卷前,出土文物的照片和古代的疆域图十分醒目。中国的疆域是各族共同开拓的,少数民族对东北、北部、西北、西南边疆的开发作出的重要贡献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充分的说明。

     

        四、重视文化中心的转移,探讨了中心转移与政治、经济、交通、战争、移民诸方面的关系。由于中国的河流大体上是自西向东,所以文化的传播和中心的移动,沿着河流从西向东移动比较方便。长安、洛阳、开封、北京,这些首都的位置足以证明这一点。南北文化的差异较大,文化中心的南北移动往往造成文化的突飞猛进,而南北文化的融合和政治上的统一,则可造就时代的辉煌,唐代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与此相关,我们注重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特别是近代化都市如上海、广州、天津、香港等地兴起的历史经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说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

     

        五、不仅重视精英文化,也重视民俗和民间文艺的描述,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歌舞戏曲等各方面,也包括各地的特产和独特的工艺,这部分内容生动活泼,可读性比较强。

     

        六、有些人物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或文明史一类的著作中,未能提及。但他们是一方之望,对当地的经济、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本书给他们以相当的篇幅。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总之,通过编撰《通览》,我深切地感到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需要探索一条新路,要将时与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我想强调,中国文化史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的坐标,一个是地域的坐标。一方面,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文化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有多个发源地,其发祥与兴盛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别。特色与时间不尽相同的文化板块之间互相交错、移动,呈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文化地图,编织成中国文化的全景。我希望学术界经过共同的努力,构建一个中国文化史的立体模式,描述时与地整体演进的图景。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编撰和出版,如果能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产生一点作用,我们会感到荣幸。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将带动地域文化研究热潮

    □ 詹福瑞 

     

        这部书的出版是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也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地域文化是空间概念,也是时间概念。地域文化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为一种稳定的传统。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研究地域文化也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它的丰富多彩,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光彩夺目、引人入胜的。中华民族文化在这种多样性中又呈现出同一性,就像长江、黄河一样既流脉千条,又终汇成了滔滔的主流。比如说产生于齐鲁的儒家文化与产生于荆楚的黄老之学,在思想和文风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但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编撰既有深邃的学术眼光,又对当代文化建设有高屋建瓴的把握。拜读过部分分卷后,我感到这部巨著有两个最为成功的地方:一是文化研究与普及实用的相结合。这部书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书写的语言也较为通俗易懂,所以通过这部书的确可以通览各地的文化,包括文化发展的历史面貌、各地文化特色等等。这部书又是一部研究性的著作,从总绪论中不难看出这部书的学术追求。书中对地域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某一地文化特征的专题论述都有很强的学术意识,而且所有的结论都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使《通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二是《通览》做到了地域文化发展史和地域文化专题研究的相结合。上编是地域文化发展史,首次对各地文化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勾勒出了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下编是地域文化的专题研究,根据不同地域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各自有特色的专题。比如西藏卷中的藏文典籍、藏药等,都是西藏比较特殊的文化体现,而《西藏卷》和《山西卷》中关于《大藏经》的论述又有不同侧重。

     

        总之,我认为《通览》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又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工程。它的出版会大大推动国内的地域文化研究,同时也为地域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方法,必将带来地域文化研究的热潮。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原馆长)

     

    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与担当

    □ 李 岩 

     

        在历时8年之久共34卷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全部出版发行之际,我代表中国出版集团,对中央文史馆主持的这一鸿篇巨制的圆满收官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和中华书局的全体编校人员作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召开中国地域文化研讨会方式正式发布,既宣布了这一重大选题著作的全面完成,也为进一步推动以此书为载体的地域文化研究启动了新一轮研究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央文史馆不断推进地域文化研究深入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

     

        对于《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全部完成出版的意义,以及在出版之后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相关的地域文化研究工作,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效益,进玉主任、袁馆长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并具有可行性的指导意见。这里我再从出版业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及如何具体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角度谈一下《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意义。

     

        第一,《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为因地制宜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了全面的一手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总书记是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合理因素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具体落实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传统,加以创造性的应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出版恰好为各个地区落实与践行总书记的指示提供了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为各地区因地制宜贯彻落实“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全面清理与总结各地区文化传统、文化底蕴,为有的放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渐加大,逐渐成为各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也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与发展。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提升到国家综合国力的高度。文化产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家的统一发展战略,更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实践落实。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优势文化产业发展是取得实效的重要思路,同时,结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文化消费心理进行文化产业内容的设计也是文化产业能否得到市场认可的关键。《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出版在上述几个方面为各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第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出版能够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适应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帮助。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通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先期经验,当经济发展进入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占比大大增加。当前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以地方特色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也为这些具体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文化宣传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刘云山同志对中国出版集团的发展提出了“努力建设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战略定位,奇葆同志也对集团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中国出版集团在全国出版界成为一个标兵”。在座各位,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希望中央文史馆及各位专家学者能发挥各自的专长,多为我们提供像《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这样兼具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与实践价值的优秀选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

     

        (作者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

     

    唤醒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

    □ 邹逸麟 

     

        由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袁行霈、陈进玉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丛书的出版,是当今我国文化领域里振奋人心的重大事件。这套丛书全面回顾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和地域特点,对当前广大国民重新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中国文化正如袁主编在总导论中所说,其特点是“多源同归,多元互补”。就因为这样,中华文化才在历史时期表现出“百花争艳,绚丽多彩”的特色。同时还可以说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和而不同”的个性,并有刚柔相济、因时制宜的能力,因此能在二三千年历史动荡中,不论历史上政权如何更迭,主导民族如何进退,然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仍然能延绵流长、保留至今。这恐怕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能延续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总导论中所言,在有史可考的四五千年历史中,地域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某个时期总会有一个文化中心。但文化中心曾多次转移,其中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原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为文化中心是需要经济支撑的。例如,为何北宋后长安、洛阳已难以继续为政治中心,同样也就失去文化中心的地位,这与黄河中游地区环境破坏已难以承担政治中心的重任,而转移至漕运方便的开封有着直接联系。元明清时代,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和东北游猎民族的入居中原,和汉民族明王朝的对外防御的需求,北京无疑是最理想首都的首选之地,而京杭大运河又保证了经济的支撑,因而成为中国文化中心达六百余年之久。

     

        唐宋以后,由于各地经济的发展,文化中心也出现了多元现象,湘湖文化、赣江文化和江南文化,在宋明清时代也不逊色于京都文化。还有一个特点,是中华文化地域差异很大,这是与我国地域广大、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有关,由此表现为各地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又有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痕迹。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有深厚的历史沉淀。这套丛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以及学术性很强的研究成果,在当今社会已经疏远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唤醒人们重新认识我们文化的过去,展望未来的发展,将有重要作用。

     

        本书既然是为讲述地域文化,因此按一定地域来撰写文化是顺理成章的。再则我国省一级大行政区与文化区大致能相符合。今天所谓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等的概念,实际上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此从《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可知。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传统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社会,人们安土重迁,流动不大。所以直至二十世纪中叶,这种文化格局无质的变化。因此现在按省区来写文化通览还是合适的。但有的省份因某些原因,也会有些困难。如河北卷,河北地区在历史上的地位曾十分重要,先秦时冀州被认为是帝都所在(《禹贡》)。两汉时期是得冀州者得天下。刘秀就是平河北后才登基的。曹操做了冀州牧,而后统一北方。隋唐时河北更是天下粮仓,文化也非常发达。惟安史之乱后,河北长期战乱,从此一蹶不振,北宋时河北为战争前线,又是黄河泛区,民不聊生,经济文化大为衰退。河北最早的文化中心在邯郸,三国时在邺,唐宋时在大名。然明清时代又为畿辅之地,文化中心在北京。现在将京、津独立一卷,使得河北文化写到明清就有些单薄了。

     

        有几个省,如陕西、安徽,由于当年分省区划上的不合理,写上卷总论也有困难。如陕北、关中、汉中三区完全是不同的文化区。安徽的淮北、江淮、徽州三区文化也完全不同。因此要写出一省综合的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

     

        总导论中规定本丛书下限至1912、1919年,是有一定合理性。但有的地域如上海,只限止于1912或1919年,则有些遗憾。因为这样的限时,上海文化的辉煌反映不出来,海派文化的特点显示不出来。以后是否可以继续支持各地根据情况编写续编,或可补充第一版的不足之处。(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填补了地域学空白

    □ 荣新江 

     

        第一,相较于日本而言,中国学者之间的合作并不是非常密切,日本每隔几年都会出版一套《中国通史》,代代相继,但是中国是很少见到延续编撰通论性的学术著作的,所以这套书能够集合国内学者的力量,这首先就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情。

     

        第二,作为一名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我在思考这套书应该属于中国典籍中的哪一类。中国现在的出版物比较多的是通史,而通览是“横向”与“纵向”相结合,这样的著作并不多见。地域学是我们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我们除了从地方志入手以外,目前我们并没有其他的好材料,而《通览》的出版在这方面确实填补了空白,这对于我们在大学授课来说是一套非常好的参考论著。尤其是书中对于考古新发现和地方保存材料的新发掘,都是值得重视的资料。

     

        第三,对于中华书局的出版工作也要充分肯定,这套书首先是外观非常美观,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容都是“立得住”的好书;其次书中的内容也很用心,有参考书目和索引,在学术规范上非常严格;最后,这套书确实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学者来说更有价值。

     

        我有一个建议,这套书如果进小学课堂恐怕是有难度,毕竟《通览》不是一个非常通俗的读本,但是大学生还是应该鼓励来阅读的,有条件的话可以送给每所大学的图书馆一套。(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