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3日 星期日

    小百科

    黑洞有多黑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3日 06版)
    图为美国NASA绘制的巨型黑洞概念图。资料图片

        黑洞即演变到最后阶段的恒星,由中子星进一步收缩而成,有巨大的引力场,使得它所发射的任何电磁波都无法向外传播,变成看不见的孤立天体。人们只能通过引力作用来确定它的存在,所以叫作黑洞,也叫坍缩星。

        射向黑洞的光无论有多强,都会被黑洞全部“吞噬”,不会有一点儿反射。1798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就根据牛顿建立的力学理论推测:“一个直径像地球、密度为太阳的250倍的发光恒星,在其引力作用下,将不允许它的任何光线到达我们这里。”

        11.2千米/秒的速度是地球的“逃逸速度”,618千米/秒是太阳的“逃逸速度”。如果一个天体的逃逸速度达到了光速,那么就连光线也不可能从它那里逃逸出去了。这样的天体就是黑洞,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边界,称为黑洞的“视界”。外界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视界,视界内的东西却不能逃逸到外面去。

        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科学家霍金等人以量子力学为基础,对黑洞做了更缜密的考察,结果发现黑洞会像“蒸发”那样稳定地往外发射粒子。考虑到这种“蒸发”,黑洞就不再是绝对“黑”的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