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3日 星期日

    无声胜有声

    作者:田呢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3日 12版)
    花卉蟋蟀(中国画) 齐白石
    藤萝蜜蜂(中国画) 齐白石
    可惜无声之六(中国画) 齐白石
    可惜无声之十二(中国画) 齐白石
    出居声响(中国画) 齐白石

        《可惜无声》是1942年齐白石创作的一套草虫作品,册页中的草虫情趣盎然,笔墨清雅,工整细致而有天真之态。白石老人对此册钟爱有加,题名意指画中草虫跃然纸上,实不输于真实世界的草虫,只可惜无声。为了弥补白石老人心中这一份“可惜”,北京画院美术馆在“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展中特意还原了自然界中的风吹、雨落、鸟语、虫鸣之音,在展览空间营造出春、夏、秋、冬的季节环境,并有蝶影翩然起舞,蜜蜂萦绕其间,可惜无声,却亦此处无声胜有声。不同的季节板块分别配有白石老人的画与诗,夏季蝉鸣,他题“薄翼无须尽力飞,居身何必与云齐”;黄叶飘落,他写“秋风吹得晚凉生,扁豆篱边蟋蟀鸣”,自然世界的宏观与微观,全自笔下涌动而出。齐白石早年居于湖南湘潭,“五出五归”游历之后,最终定居北京。而他的草虫也由早期的工致精细转向工写兼具以至写意更足。为了区分这些草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展览复原了齐白石在杏子坞的湖南老家,以及青砖朱门的北京小院,使观众理清齐白石草虫的发展线索,也更能融入齐白石的生活与创作环境。

     

        齐白石的草虫画风格独特:他笔下的工笔草虫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他的写意草虫虽寥寥数笔,仍生动传神。最为可贵的是,他将大写意的花卉和工细的草虫结合,不仅将中国画工笔与写意两种表现形式发挥到极致,而且符合他对于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雅俗共赏的美学追求。北京画院院长助理、学术研究部主任吕晓介绍说,在这些微小平凡的草虫中饱含了白石老人深沉的同情与爱怜。他的草虫既来自于儿时的记忆,更来自于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是决定他的草虫与众不同的内在因素。

     

        北京画院美术馆自2005年成立,十年磨砺,陆续以齐白石的人物、山水、梅兰竹菊、水族、花卉、书法、蔬果、篆刻、手札为主题进行系列展出。在展厅的一层,通过甄选出的代表作,观众从中既可领略齐白石笔简意深的山水、刚柔并济的花鸟、幽默讽世的人物、苍劲老辣的书法、浑厚粗犷的印风、发自肺腑的诗文,又能总览北京画院美术馆十年期间的策展思路与学术成果。今年开启的齐白石艺术系列专题展,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此次齐白石“草虫总动员”,汇聚了中国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荣宝斋、朵云轩、上海龙美术馆以及北京画院等多家单位收藏的齐白石草虫精品200余幅。目前所知齐白石现存最早的草虫作品也在展览中展出,这件作于1906年的《花卉蟋蟀》团扇是齐白石为其师母,即胡沁园夫人创作的,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面中红花绿叶、草地蟋蟀在平尺间精心布置,海棠以没骨画法晕染,蟋蟀以小写意笔法勾勒,展现出齐白石早期草虫的形态面貌。而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草虫册页》则体现了“衰年变法”后齐白石的草虫特征,即以工笔画虫,用粗笔大写意与勾点结合的小写意绘花草,俗称“工虫花卉”。

     

        他画“草间偷活”,来表达自己身处乱世的人生感悟;他画“油灯飞蛾”,来表达对弱小生命的深深爱怜。可以说,齐白石的草虫正是用“一花、一草、一虫”来描绘他心中的世界,甚至在其中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以草虫之精微,现宇宙之广大。展览展出的三十余种草虫,蝴蝶、蟋蟀、知了、螳螂……无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不柔弱颓废,乐观、自足。它们或跳跃,或爬行,或飞翔,或欢鸣,每一个都是鲜活的生命,每一个又都寄寓了白石老人的感悟与深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