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保持定力 提振信心

    投资组合拳:连环出击 定向精准

    ——各地投资数据透露新信号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钟超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0日 08版)

        9月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这两大重磅政策体现了“定向精准”的调控思路,为促投资、稳增长再装新“弹药”。 稳增长,关键是稳投资,投资方向和力度的变化,影响着宏观经济走向。

     

    看投向:保民生 补短板

     

        【数据】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3.7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4%。其中,基础设施(不含电力)投资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19.1%——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4.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9.1%,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2%,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9%。

     

        去年以来,投资“组合拳”连环出击。国家发改委陆续推出了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个重大工程包和六大消费工程,解决了“投向”问题。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投资主要用于补短板、调结构、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在道路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公路投资重在打通断头路,增强综合路网保障能力,方便百姓出行。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铁路建设投资2342.26亿元,同比增长13.2%;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购置309.04亿元,增长9.2%。

     

        与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保障房、地下管廊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截至目前,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243亿元已全部下达。截至8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9200亿元,已开工598万套,基本建成506万套,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0%和105%。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据专家测算,从建设廊体到加上入廊管线,每公里投资约1.2亿元。如果每年建设三千公里,可每年拉动投资3000多亿元。

     

    看结构:促升级 谋转型

     

        【数据】从京沪数据看,上半年,上海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分别下降27.9%、15.0%,第三产业却保持了14.2%的增速;同样,北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呈现39%和29.3%的较大降幅,但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85.9亿元,增长11.2%。

     

        数据显示,京沪两地的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一、二产业,体现了产业结构升级正在加快推进。具体分析北京投资数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67.8%。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再看处于经济前沿的浙江和广东,上半年两省第三产业投资分别高达8108亿元和9368.95亿元,增速均在15%以上。分析第三产业投资构成,浙江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等行业投资增幅居前,分别高达36.9%、31.7%和33.5%。

     

        在经济增速领跑全国的重庆,第三产业“跑赢”了第一、二产业,清晰体现出促升级、谋转型的发展思路。上半年重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8.92亿元,同比增长17.5%。第一产业投资206.03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投资2042.74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投资4050.16亿元,增长18.1%。

     

        同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发展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在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工业投资完成1204.92亿元,增长24.2%,对该市工业投资贡献率高达77.1%;而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工业投资完成99.95亿元,下降11.7%。在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涵养。

     

    看主体:重市场 增活力

     

        【数据】从投资主体看,上半年,上海国有经济投资710.73亿元,下降5.9%;而非国有经济投资1894.79亿元,增长14.9%。北京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1292.9亿元,增长13.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40.8%。1至7月,广东国有经济投资2991.59亿元,增长10.9%;而民间投资高达8586.1亿元,增长21.4%。

     

        从过去政府深度参与项目,到放手发挥市场作用,竞争机制带来新的活力。而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力量,正是此轮投资的重要特点。

     

        今年以来,北京、安徽、浙江等多省市陆续公布PPP项目推进清单。北京市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生态环保、“高精尖”产业等7个领域136个示范项目,预计吸引社会投资将超过2600亿元;安徽公布首批城市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总投资710亿元;浙江首批PPP项目合计投资达1176.1亿元。

     

        “中央政府投资不是新增大量的财政投入来‘强刺激’,而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表示。

     

        (本报记者 冯蕾 钟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