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为民送医十六年

    ——记第二军医大学医疗服务博士团

    作者:尚文超 肖鑫 王泽锋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11版)

        七月,一支“红十字方队”从上海出发,急切地赶往海南省文昌市的座座村庄。这已经是他们第16次启程。自2000年始,这支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医疗服务博士团就开始了他们的“下乡送医”之旅。新疆和田、青海海北、云南鲁甸、安徽金寨……这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是博士们克服万难也要抵达的目的地。

     

    “内心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2000年暑假,正在第二军医大学读博士的李永生作为第一批博士团成员随团来到新疆和田。刚到第二天,一对怀抱着婴儿的维吾尔族夫妇就急匆匆赶来求救。他们刚出生11个月的女儿阿依木汗,已3天3夜昏迷不醒。

     

        眼看孩子的父母几近崩溃,李永生立即对孩子进行腰穿检查,确诊孩子患的是“病毒性脑炎”后,立即采取降颅压、抗惊厥、保脏器、吸氧等一系列措施紧急施救。博士团成员整夜守护观察,轮流为孩子吸痰、喂奶、按摩,一天半后,小阿依木汗终于睁开双眼,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啼哭。

     

        李永生说,当小阿依木汗苏醒后眨着乌黑的大眼睛看他时,他顿悟了行医的真谛。在随后的20多天里,博士团成员们遭遇风沙、缺水、断电等诸多难题,一直奔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行程8000多公里,诊治6000多位病人。李永生回忆那段经历说:“苦是苦,但我内心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留下一支不走的博士团”

     

        对于博士团来说,与送关爱同样重要的是送技术。

     

        虽相隔2400多公里,但博士团消化内科博士杜奕奇常常通过电话、邮件甚至直飞等方式,为青海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进行业务指导。2001年,随博士团在海北进行医疗帮扶,杜奕奇发现医院的电子胃镜长期闲置——因为没有人会操作。于是,他在一周内进行了20多例胃镜彩图示教,还帮助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建起胃镜室。

     

        “病人无限多,我们停留的时间有限,留下一支不走的博士团才是最好的办法。”杜奕奇说。如今,博士团类似的技术带教已有10多万次,理论授课也有200多场,以点带面,以“树状结构”扩散开去,惠及一片。

     

    填补国际国内空白

     

        在第二军医大学每年召开的博士团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青年博士们感慨:自己双脚踏过的山岭乡寨和大漠边关,是比教室更广袤、更丰富的大课堂。

     

        2015年元旦,为抢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伤员,第二军医大学所属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志农近60个小时不眠不休,以惊人毅力将3名重伤者拉出死亡线。他说:“作为一名曾经的博士团成员,当年雪域高原的洗礼,给了我无穷尽的能量。”

     

        15年前,王志农随博士团来到西藏拉萨,在海拔4000米、空气氧浓度仅为内陆60%的恶劣条件下,克服困难创造起死回生的奇迹——为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的11岁男孩邓志康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为患上肺叶包囊虫病的4岁藏族女童洛曲做了根治手术。此次西藏行,他成功施行80多例复杂心脏手术,填补15项国际、国内心血管外科领域空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