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会议传真

    中国智库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杨谧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16版)

        日前,新浪智库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智库的代表汇聚一堂,就中国智库的现状与未来各抒己见,本版特摘取嘉宾发言,以飨读者。

     

    黄仁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智库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智库的地域分布:北京最为集中,共151个,占42%;上海共50个,占14%;其他地区160个,占44%。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智库90%集中在北京,10%在上海;而影响力一般和基本无影响力的智库80%在京沪以外地区。

     

        中国智库政策研究的两大缺陷,一是反应迟缓、对策不灵;二是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此外,中国智库还面临一些挑战:脱离社会需求、脱离政策实践。过于重视学术标准,未把政策可操作性作为第一标准。智库社会化、国际化、专业化和管理现代化发展迟缓。智库人才匮乏,“旋转门”基本不旋转。智库资金不足,“有库无智”,投物不投人。

     

        建设中国智库的新型路径选择:进一步融入社会实践、融入决策进程;鼓励智库形式和内涵的多样性,实现政府、社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共生发展;培养开放性、系统性、批判性、逆向性思维;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国际沟通能力,思考和引领全球未来;拓展融资来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生智”环境,强化和优化人力资源;建立共享数据库和共享网站;制定长期规划,实现全国智库的均衡发展。

     

    吴晓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目前,国内对于智库的定义多半是依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智库而拟定的,主要有如下四个特征:第一是专业性。其主要组成人员是专业研究人员,而且一般来说不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而以网罗相关优秀人才为目标。第二是相对独立性。智库往往以第三方力量的姿态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既不应该受政府的观点左右,也不应该受资助方的观点左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并不存在完全独立的智库,美国的智库同样有影子政府、影子内阁的问题。第三是创新性。智库应紧密结合当下国家、社会的需求,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必须有自己的创见,不能人云亦云、大而化之。这一点是原则性要求。第四是非营利性。这一点在学界有所争议。我认为智库应该不以营利为目的。

     

        我国智库当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不适应”和“四个跟不上”。不适应现在快速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新格局,因此缺乏有全球视野的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不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不适应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融合度越来越高的新趋势。中国的智库还没能走出去,缺乏在国际社会上有影响的一流智库。

     

        “四个跟不上”则是:思想理念跟不上,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特色和新型没有形成清醒深刻的认识;研究方法跟不上;体制机制跟不上,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人事制度、课题经费管理制度、外事制度等;表达方式和渠道跟不上。

     

        林尚立(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智库是一个新的知识生产体系,是围绕着现实问题、发展趋势,聚集各方面力量进行知识生产的机构。但是这种知识生产与学术型知识生产完全不一样,它是根据需求、根据发展趋势来进行反应的。一些中国大学为何难以适应智库的发展要求?就是因为它原本的生产方式被改变了。真正能够进入一流智库的人,一定是一流的学者,他们既有知识的一面,又有把知识转化为智识的一面。而目前这样的人是比较缺乏的。

     

        智库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而上,一是形而下。形而下为实践,形而上为理论,中国智库的最大不足就在于缺乏自己的理论体系。不能以自己的理论来思考今天的中国问题,更无法以自己的理论来指导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不足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为中国智库发挥自己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中国应尽快形成智库市场。在国家战略的制定过程中,过去往往是由官方给相关智库指派任务。形成智库市场以后,智库与智库之间会出现有益竞争、人才流动,有助于提高思想产品的质量,产生真正的一流智库。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智囊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老前辈承担着智库的功能与工作,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避免了我国出现颠覆性的战略错误,是值得铭记的。

     

        全世界的智库都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过程中,智库形成了三大共性:为决策层服务、有影响力、产业化。

     

        中国智库的相对落后,在于三方面:尚未形成产业;缺乏专业性;没有职业化。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中国智库还会迸发出更好的明天。我们不应该太过于强调体制的问题,体制确实有不足之处需要改善,但是关键在人,应当充分发挥人的创新精神。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