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于蓝忆延安:文艺凝聚抗战决心

    作者:周玮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07版)
    于蓝 新华社记者 潘旭摄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周玮)8日上午,在于蓝家狭小的客厅,这位94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与记者讲起了她抗战时期的经历。

        1931年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年仅10岁的于蓝被迫跟随家人逃往关内:“火车顶上都是人,脚踏板上也是人,我们只能在人家脚底下窝着,特别狼狈。”年幼的于蓝第一次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

        最终,一家人安置在北平,于蓝也顺利上了高中。

        但好景不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念完书,给日本人做事?不行。嫁人在家里当太太?不乐意。”于蓝萌生了去抗日根据地的念头。在同学的帮助下,她启程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所在的斋堂。

        “路上日本宪兵队看见我们坐着这个三轮车,就检查,我这旗袍的袖子里缝了跟党联系的介绍信。”虽然介绍信没被搜出来,但仍被怀疑抓到了宪兵队,于蓝挨了不少鞭子:“我那时就准备死了,没想着能出去。”幸运的是,在朋友的帮助下,于蓝和同学被营救出来。随后,她再次踏上去往抗日根据地的征程。

        1938年10月24日,于蓝终于走到了延安。她换上军装,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于蓝的记忆中,延安的文艺生活很活跃。每天早操以后,吃饭以前要唱歌。“在这种生活环境中,真正感觉到革命队伍里的歌声,震动了整个延安的山谷。”于蓝回忆起当年唱《延安颂》的情景:“我们在延安的人都唱过。我刚去延安就学会了这首歌,在集体大合唱的时候唱过很多次。”

        于蓝在抗大、女大学习,喜好文艺的她还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演出。“由于我是北京去的,普通话说得好,就演出而言比别人好像更容易些。”此后,于蓝成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的演员。

        延安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很艰苦,演话剧《日出》的戏服甚至是用纱窗做成的。吃饭就是吃平时自己种的白菜。千难万苦,没有动摇于蓝的演出热情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于蓝参加演出的《佃户》《把眼光放远一点》等剧,很受大家欢迎。“这些戏不仅在延安演,还去各地演,宣传抗战,凝聚抗日决心。”她说。

        正是有了延安时期的种种历练,于蓝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塑造了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党员江姐。《翠岗红旗》《龙须沟》《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于蓝的演绎,使这些新中国电影画廊中的经典,深深烙在一代又一代观众心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