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启功教师奖

    他们,为民族未来而教

    ——首届“启功教师奖”评选活动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05版)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马列摄

        目光,注视着他们;掌声,回报给他们!他们是一群师德崇高、善于坚守和奉献的质朴教师!

     

        今天,他们有着响亮的称号:首届“启功教师奖”获得者。

     

        这“家”,那“家”,在启功先生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说辞,他认可的是“教师”二字。先生说:“我的主业是教师。”他在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执教六十余年,曾写下这样的座右铭:“职为人师,人之所敬。虚心向学,安身立命。”

     

        教师,是他们共同的身份。他们选择过一种远离喧嚣的生活,选择用一生与孩子们澄澈的双眼对望;在他们站立的地方,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力量;在那些地图都无法精确标注的教室里,因为他们的存在,多了一份令人敬仰的高度。他们,为民族未来而教,用责任和大爱帮乡村孩子筑梦、追梦、圆梦。

     

        敬意不言而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陶西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启功教师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顾明远等纷纷走到台上,为他们颁奖。

     

        坚守30年,只是一个起点。来到现场的20位老师,他们最短教龄30年,最长教龄48年。一支粉笔,染白了他们的头发,三尺讲台,记录着他们青春年华。颁奖词是对他们最好的描述——

     

        “马背上疾驰而过的她,定格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为草原上一缕不落的暖阳。”

     

        “跋山涉水中,他的一个个脚印,连缀出知识改变命运的音符。”

     

        “干瘦的臂膀,圈住了每一个孤单的娃娃;慈爱的胸膛,温暖了淮北冷风中渴望父母拥抱的生命。”

     

        “一叶扁舟,他开始了摆渡人生。从此岸到彼岸,他接送的是学生,承载的是责任,守候的是希望。”

     

        “一位痴人、一辆牛车,一段“世界屋脊”上的动人传奇;一盏酥油灯、一块小黑板,一支粉笔染出的纯净师魂……”

     

        斯日古楞、左相平、张有国、汪昌祥、王金花、张祖安、达芳、秦翠英、石兰松、琼色……一个个日复一日教书育人的平凡故事,生动起来,如同一本厚重的书,需要我们慢慢品味、感知、传播、发扬。

     

        诚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言:“启功教师奖”是一盏明灯,将会激励更多乡村教师终身从教、不断攀登,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奉献教育。“启功教师奖”是一面旗帜,将会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关心教育、关注教师,引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启功教师奖”是一块试验田,开辟了高校和中央媒体携手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共担教育责任的全新模式。

     

        用撼动人心的乡村教师的人生追求和情怀,弘扬、见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社会进步,为了千千万万个农村孩子,为了乡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我们的信念与使命,更是我们扎实的行动。

     

        5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社共同启动“启功教师奖”评选活动。随后,北师大师生志愿调研团队与本报记者一道,分赴候选人所在地实地调研,对候选人进行资格确认,考察调研候选人扎根老少边穷地区潜心育人的事迹。本报精心策划、开设了《“启功教师奖”评选·调研手记》栏目,刊发师生及记者撰写的调研手记,展现“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

     

        于是,人们清晰地感知到首届“启功教师奖”三个突出的特点: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遴选标准,切实让“四有”好老师成为身边可亲可感的榜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典范,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基础教育一线教师。

     

        ——以寓教于评的方式教育师生,引领社会。“启功教师奖”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与寻找入选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18支师生志愿服务团,师生们赴基层一线参与调研工作,广大师生在实地调研采访过程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陶冶道德情操,坚定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与光明日报社通过与“启功教师奖”入选教师学校搭建长期帮扶互助平台、持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形成中国农村教师系列调查报告、撰写中国基层教育政策咨询报告等方式,持续深入支持乡村教师职业提升与乡村教育发展。

     

        为着那份荣誉,担当和责任,筛选出真正符合“启功教师奖”价值标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乡村教师人选,并将这个奖项打造成乡村教师终身成就重要奖项,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努力着。

     

        今天,我们足以欣慰——在亮闪闪的奖杯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形象,他们风趣、自信、乐观、刚毅、坚韧。他们与中国农村学生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选择在最艰苦的大地扎根,他们坚守在三尺讲台,引领孩子走向缤纷的世界,他们甘愿燃烧自我,释放出不息的智慧之光。为终生从教的“四有”好老师树碑立传,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教师,他们为民族未来而教,我们为他们颂歌。

     

        (本报北京9月8日电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斯日古楞

     

        比茫茫草原更遥远的,是语言无法沟通的心灵,也是她立志改变的现实。蓝天白云,朔风阴霾,共同见证了她的坚忍与付出。泪水、笑容交织着从亘古传来的马头琴声,终于汇聚成跨越语言的交响。马背上疾驰而过的她,定格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为草原上一缕不落的暖阳。

     

    左相平

     

        六盘水,水盘山来山盘水。山重水复间,他的一声声呐喊,唤醒了沉睡在知识大门另一边的人。跋山涉水中,他的一个个脚印,连缀出知识改变命运的音符。山水不忘,他所到过的地方,乡村学校变了模样。山水做证,他所站立的地方,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力量。

     

    张有国

     

        大山深处,邈远村寨,他选择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他选择用一生与孩子们澄澈的双眼深情对望。这一切,只为了心中不灭的信念,只为了与大山无言的约定。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在他的鼓励下走出大山,而他却依旧坚守着对巍巍大山的诺言。既然选择了与大山为伴,他就把站在讲台上的一生,活得像澜沧江畔的群峰那样挺拔。

     

    汪昌祥

     

        用生命坚守的教育,它的震撼已经超越了教育本身。他用死神也望而却步的无畏无惧,撑住了羸弱的身体,也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天空。身后是孩子们渴盼的目光,前方是曙色中跃动的光明,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一次又一次带病前行。无数次从大山脊梁上走过的他,已然成了群山新的脊梁。

     

    王金花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又一次敲门的过程。而她,把敲门变成了人生。走遍每一条泥泞的山路,只为叩开一扇扇紧闭的柴门;每一次翻山越岭的家访,只为敲开黎乡人读书的心门;每一次义无反顾地奔波,只为给孩子们敲开通向未来的大门。声声轻叩,萦绕心扉,山岛不忘,大地留声。她敲开的门,永远不会关上。

     

    张祖安

     

        小小的课堂,是他大大的舞台。他的发明,让记忆不再是难题;他的独创,让学习回归快乐。他用一个接一个“灵光一闪”,让课堂永远迸发出生机。业精于勤,在他眼中,勤勉是撬动世界的杠杆。有了创新这个支点,他的课堂充满无限可能。

     

    达芳

     

        在盛产美玉的昆仑山脚下,她如玉般温润、坚硬,散发出皎洁的光。沙漠与戈壁掩埋了千年的驼铃声,却阻不断跨越语言、超越民族的大爱。她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播种希望的沃野,成为牧民们心中最丰饶的绿洲。这所地图都无法精确标注的小学,因为她,多了一份令人敬仰的高度。

     

    秦翠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让爱的教育从蹒跚中起步,在懵懂中显现。干瘦的臂膀,圈住了每一个孤单的娃娃;慈爱的胸膛,温暖了淮北冷风中渴望父母拥抱的生命。她给了留守的童年一片阳光,却任凭岁月的皱纹潜滋暗长。师爱浩荡,她用慈母般的爱,在教师与母亲之间,画上了一个重重的等号。

     

    石兰松

     

        一叶扁舟,他开始了摆渡人生。从此岸到彼岸,他接送的是学生,承载的是责任,守候的是希望。潮涨潮落,碧水无痕。有了他,岸边不再有无助的眼神,今天与明天之间,不再有隔绝的喟叹,现实被赠予一根长篙,得以向理想之地漫溯。他的船,永远只有驶向未来的起航。

     

    琼色

     

        一位痴人、一辆牛车,一段“世界屋脊”上的动人传奇;一盏酥油灯、一块小黑板,一支粉笔染出的纯净师魂。穿险峰、过狼群,他让知识的火种,在念青唐古拉的群山之巅传递。他用阻挡寒风的肩膀、融化冰雪的赤诚,把讲台矗立在了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启功教师奖”提名奖获得者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天柱山学校教师王小红

     

        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中学教师邓先华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川乡老鸦小学教师吕转芳

     

        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歇马镇莫家垭教学点教师乔永斌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万福村小学高级教师杜顺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中心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火烧寨镇峰山小学校长张存贵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圪台坪教学点高级教师孟毅亮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郭秋维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小学教师谭国强

     

        “启功教师奖”提名奖获得者

     

    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烛光行动”计划启动

     

        本报北京9月8日电(记者靳晓燕)8日晚,“启功教师奖”颁奖大会临近尾声时掀起了又一个高潮,全场上千只“红烛”同时点燃,喻示着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烛光行动”计划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走上舞台,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董奇表示,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积极引导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统筹教师志愿服务工作,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的方式,开展定点专业帮扶,稳步在老少边穷等贫困落后地区建立全国教师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在教师培训、技术扶贫、公益义诊、农技服务、社会考察、田野调查等方面运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

     

        启动仪式上,10所师范大学与10位获奖教师所在县政府签署“教师志愿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董奇在致辞中说:“这项计划的实施,得到了教育部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指导与支持,也得到了‘启功教师奖’获奖教师所在县、旗、市人民政府、所在省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在此,我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社,向以上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本报北京9月8日电 记者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