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949号,是汉口总商会旧址。城市几经变迁,这栋欧式风格老房子还是保留了下来。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此成立,结成了全国范围内影响最广泛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中国战时首都。从上海、平津、东北等地来的作家、诗人,汇集在武汉三镇。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武汉文化界行动委员会、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等各种文艺工作者自发组织的文化社团在武汉相继成立。
1939年4月10日,《抗战文艺》第四卷第一期上记载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筹备过程:“最初动议组织‘文协’的,是阳翰笙同志。当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正式成立的一天,武汉各剧院联合公宴全体会员,他在席间,便和王平陵同志详谈这件事,并希望中国文艺社发动这一件在中国文艺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的工作。隔了几天,先由他借座蜀珍酒家邀请穆木天、端木蕻良、聂绀弩、王淑明、马彦祥、冯乃超、王平陵等,非正式地交换一次意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得到一个虽然空泛但很重要的结论就是:‘这在抗战阵营上,是急需的;在文艺本身的发展上,是必需。’”
著名剧作家老舍是文协筹备委员会成员之一。他曾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文人,在平日似乎有点吊儿郎当,赶到遇到要事正事,他们会干得很起劲,很紧张。文艺协会的筹备期间并没有一个钱,可是大家肯掏腰包,肯跑路,肯车马自备……”
从一个想法到最终成立,短短3个多月,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今年8月19日,记者走进湖北省博物馆,这里正在举办中国抗战文物纪念展。展品中有一张“文协”成立当日的全体成员合影。看着这张老旧发黄的照片,记者几乎可以感受到文协成立当日的盛况。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院研究员王纪潮介绍:“当时筹备文协的有老舍、胡风、阳翰笙、冯乃超、王平陵等人。会后选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选出理事郭沫若、茅盾、胡风、老舍、张道藩、姚蓬子、陈西滢、王平陵等45人。这张合影生动地证明了中国文化界不分左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这一史实。”
“文协”成立后,创办了自己的会刊《抗战文艺》。从1938年5月4日至1946年5月,《抗战文艺》先后出版了71期,是贯通抗日战争时期的唯一文艺刊物,在开展抗日文艺活动、繁荣创作、培养青年作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此外,“文协”还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多次访问慰劳各地战场的将士,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下乡和入伍;团结、教育、组织了大批戏曲界艺人,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协助文艺界各抗敌协会开展工作,促进了文艺界的团结和抗战文艺的发展。文协先后在广州、成都、昆明、桂林、香港、襄樊、延安、晋东南、贵阳、曲江、上海等地成立分会,组织遍布全国各地;积极与世界各国革命文学界取得联系,努力将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勇气传递给全世界,使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8年10月27日,武汉沦陷,“文协”迁至重庆,继续开展抗日文艺活动。
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出了那个时代最雄壮的呐喊,勇敢地承担起文化人的责任,用他们的笔,饱蘸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担当,捍卫祖国。正如老舍所说,中国文艺工作者“分散开来,他们也许只能放出飞蚊的微音;联合起来,他们定能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大家‘能’凑在一起呐喊,就是伟大”!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