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致敬抗战老兵

    李书训:最自豪的就是参加抗战

    作者: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潘琳 闫红亮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1日 05版)

        今年90岁的李书训老人,1925年出生,1939年入伍。如今生活在河北省阜城县光荣院的他,身子仍很硬朗。对他来说,“今生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参加抗战”。

        1939年,李书训的老家阜城县井庄村来了一位八路军伤病员,住在了他的家里。李书训早就听说日本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坏事干尽,而八路军专门为民除害。他有着强烈的当兵愿望,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这位伤员。有一天,这位伤员带着他到景县张家坟村去办事,碰上当时衡水第五分区警卫连连长李明可。一听说眼前的李书训要求当兵,李明可摇头拒绝了:“年龄太小,跟不上大部队。”话音未落,村子突然遭到炮弹袭击,来不及多想,李书训跟着八路军迅速朝安全地方撤退。见他岁数虽小却特别机灵,李明可当场批准了李书训的当兵申请:“去景县七区游击队吧!”李书训至今清楚地记得,1939年正月初四,14岁的他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名通讯员。李书训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带着重要情报穿过日伪军控制的据点,多次圆满完成情报送达任务。

        李书训17岁那年,在阜城城南,20多人的游击队与50多人的日伪军展开激战,战士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日伪军动用大炮进行轰炸。打得赢就打,打不过就撤。为确保我军实力,游击队边打边退。李书训在撤退时不幸受伤,右手食指被炸掉,当时他的一名战友左手被炸没了。指导员赵光在安全地带为他们清洗伤口并进行包扎,随后将他们转到冀中部队根据地住院治疗。半年后,李书训养好伤,被调到景北县大队当通讯员。李书训还记得一次遭遇战,当时游击队住在景县一村庄,由于出了汉奸,30多人的游击队伍被日本鬼子包围。英勇的战士们与日军拼起刺刀。在这场遭遇战中,游击队员们因为熟悉地形,边迎击边转移,痛歼日军。

        1942年6月和1945年7月,李书训参加了攻打衡水和德州的战役,他和战友们经过浴血奋战,歼灭了占领衡水、德州的日伪军,取得了这两次战役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李书训因右手残疾未能再上战场,被安排在分区做管理工作。

        这些年,李书训老人一直与当时一同抗战的战友们保持着联系。前些年李书训身体好,坚持去各地看望战友。老伴儿去世后,李书训住进了阜城县光荣院。

        李书训一直珍藏着两枚纪念章,一枚是“华北解放纪念章”,另一枚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对他来说,这一生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参加了抗战,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那是他一生中既艰苦又光荣的岁月。战争中留下的伤痕和奖章,成为他引以为豪的历史。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90岁的李书训老人心情激动地说:“我要把抗战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潘琳 闫红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