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烽火中凝聚的中哈友谊

    作者:断剑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1日 12版)

        提起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关系,人们容易想到的是双方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其实,国家间关系归根到底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两位音乐家就见证了中哈两国人民在烽火岁月中患难与共的真挚友谊。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鼓舞千百万中华儿女浴血奋战、英勇杀敌。《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的名字一直被国人铭记,他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却为抗战军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激荡人心的乐章,鼓舞着中国人民从危难中奋起,不断走向胜利。

        1940年5月,因创作并指挥《黄河大合唱》而在延安声名鹊起的冼星海,受党中央委托前往苏联,为旨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抗战事业和根据地建设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配乐。临行前,毛泽东主席专门在延安家中为冼星海饯行。冼星海辗转多地到达莫斯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便踏进了苏联领土,冼星海不得不终止配乐工作返回国内。但战争硝烟阻断了冼星海从苏联回国的归路,他被迫滞留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居无定所、贫病交加。

        在一次国际音乐会上,哈萨克斯坦的著名音乐家巴德尔甘·拜卡达莫夫注意到了一个穿着破旧大衣、身材单薄的中国小伙子。尽管身体虚弱疲惫,但在他手中,一把普通的小提琴瞬间迸发出激荡的旋律和饱满的热情,震撼了包括拜卡达莫夫在内每一个在场的人。也许是因为对法西斯共同的恨和对祖国共同的爱,也许是因为音乐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神奇魔力,两个语言完全不通的音乐家仿佛读懂了彼此,一见如故,结为挚友。当时正值战争时期,各类物资供应极其短缺,拜卡达莫夫家中8口人,全家一天的粮食配给只有600克黑面包。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拜卡达莫夫仍毅然把身无分文且罹患重病的冼星海接到家中悉心照料。冼星海在阿拉木图度过了一段艰难但却奋进的岁月。从他手中飞扬出一个个充满魔力的音符,跨越了民族、语言和国家的界线,谱成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鼓舞着一批批战士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前线上奋勇杀敌。在阿拉木图的一年多时间里,冼星海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满江红》《阿曼盖尔德》等优秀作品,永远地被中哈两国人民铭记在心。

        冼星海离开阿拉木图后,哈萨克人民为纪念这位优秀的中国音乐家和真挚的朋友,在阿拉木图修建了冼星海纪念碑,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阿拉木图市的一条大街——即今天的冼星海大街,同拜卡达莫夫大街相邻。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国立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回忆起这段历史。

        时至今日,每当《黄河大合唱》《阿曼盖尔德》的旋律响起,中华儿女都会记得热情、无私的哈萨克朋友,哈萨克人民也都会记起那个把不朽的旋律永远留在哈萨克雪山和草原上的中国音乐家。同甘共苦,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用生命凝结成的友谊是永恒的;共度时艰,中哈两国人民在战火和困顿考验下的相互扶持是无价的。

        时至今日,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散尽,但中哈两国人民对烽火岁月中的英雄和朋友的记忆却从未消逝。在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将再次来到北京,应邀出席“9·3”纪念活动。这是对战争年代以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两位音乐家为代表的中哈人民友谊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当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中哈两国关系的最佳诠释。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